(三)要把解决渔用饲料问题当成一项重大工程来抓
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物质基础,渔用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养殖产品品质和水域环境质量。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水产养殖全价饲料化,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全价饲料使用率还不到一半,特别是海水鱼养殖靠大量捕捞小鱼小虾做鲜活饵料,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水域污染都相当严重,这样的养殖方式应该改革。我们应该把渔用饲料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开发。首先,要开展若干重要养殖种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营养生理和营养物代谢的研究,建立一些重要养殖种类的营养模型,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主要包括开口饲料、水产饲料添加剂、新饲料源的开发与原料质量控制和改良、环保饲料、养殖动物产品品质的营养控制技术等。其次,鼓励科研院所、饲料企业和生产单位开发新的饲料蛋白源,逐步取代水产养殖尤其是海水养殖对鱼粉和野生小杂鱼的依赖。能否把饲料鱼的人工养殖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向养殖业提供动物饲料,既自我扩大水产养殖业发展空间,又减少过度捕捞小鱼小虾对自然水域生物链的破坏。现在有些好的苗头,但全面推开是否可行,要认真研究,这是一个有战略性意义的课题,希望各地积极探索,以从根本上杜绝肉食性鱼类养殖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第三,要抓好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养殖生产者使用全价颗料饲料,或满足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的配合饲料,推广科学的给饲技术,降低饲料系数,在这方面应该有些鼓励性的政策。比如,各地在鼓励支持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的同时,应该对使用配合饲料也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全面使用配合饲料的要予以更大的扶持,这样的政策实施并不很难。第四,要加强对小杂鱼捕捞的监督管理,要逐步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我们设想,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目前大量用捕捞小杂鱼投喂养鱼的局面得到基本控制,真正建立起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业。这项工作如何抓,我们要专题研究,要列入“十一五”规划,形成具体的思路和措施。
(四)培育优势出口品种以拓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
保持水产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渔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发展外向型渔业,开拓国外市场,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提高渔业投资回报和发展空间,加快我国渔业现代化进程。首先,出口贸易对水产养殖业发展有着强大的拉动力,没有出口,我国的对虾、鳗鱼和许多养殖产品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生产规模和效益。其次,出口还带动了水产品加工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我国劳动力非常丰富,增加就业非常重要。第三,出口贸易能使我国水产养殖、加工与国际接轨,提高渔业的产业化水平。最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出口经常遭遇贸易壁垒,经历许多坎坷,但这也是好事,否则,我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就不会达到现在的水平,我国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就不会这么快地建立起来。有的企业说,我国水产品加工设备技术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国际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能加工出口什么。所以,发展水产品出口贸易,使我国渔业企业在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迅速与国际接轨,竞争力大幅提高。
要扩大水产品出口,原料从何来?捕捞品种越来越有限,捕捞产品适宜大规模加工的,过去有马面鱼、鳕鱼,现在基本是一条鱿鱼了。潜力在养殖水产品。根据总体发展思路和区域布局原则,结合我国水产养殖区域优势的现状,2003年我部选择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6个品种作为优势养殖出口品种,规划在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建设“两带一区”,即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当然,这些品种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各地也可以选定自己的优势品种,按照突出优势、配套提高、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本地的出口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通过项目建设与示范带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基地。我们要把我国渔业劳动力丰富和加工能力强的优势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考虑培育开发几个像南美白对虾、罗非鱼这样的主导品种(包括后备的开发品种),为加工出口企业提供质量可靠、数量稳定的水产品原料,使养殖形成规模、加工形成规模、出口形成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而且有利于推进标准化养殖。此外,观赏鱼的养殖现在已经形成一个较大的产业,不仅国内市场潜力大,出口潜力也很大,我们应予以重视。按照这样的方向去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水产品出口突破100亿美元是有把握的。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