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宿主动物监测:
①长爪沙鼠数量:固定监测点,按监测区各类生境面积0.2~0.5%分层抽样,4~5月和10~11月各调查一次;流动监测点,按监测区各类生境面积0.5%分层抽样,每个点调查一次;以1h㎡为单元24小时弓形夹法,计算长爪沙鼠数量。
②野外夜行鼠类数量:固定监测点,每旬选2种主要生境,以白面油饼为诱饵,用5m夹线法,每月调查不少于600夹次;流动监测点,每点调查不少于200夹次,计算捕获率。
(4)媒介监测:
①鼠体蚤:固定监测点,每月检活体沙鼠20~50只;流动监测点,每点检活体沙鼠20只以上,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②巢穴蚤:固定监测点,每月挖有效巢穴不少于10个;流动监测点,每点挖有效巢穴不少于5个;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5)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
①病原学:固定监测点,每点用细菌学方法检验动物300~500只;流动监测点,每点检验动物不少于100只;对采集的蚤(蜱)全部分类,除少量留做标本外,均做细菌学检验,按同一寄主、同一蚤种、同一地点分组(10~20只/组)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当发现有鼠疫流行病学指征时,扩大搜索范围,增加检验数量。面区监测,以大面积搜索自毙鼠进行细菌学检验为重点。
②血清学:用鼠疫间接血凝方法。固定监测点,检测鼠血清不少于100份,以主要宿主和高抗性鼠类为主要监测对象。流动监测点,对扑获的活鼠全部进行血清学检验。
4.布氏田鼠疫源地
(1)监测时间及范围:监测时间4~10月。固定监测点,监测范围不小于10000h㎡,收集可检材料可外扩10km;流动监测点,监测范围2500h㎡,收集可检材料可外扩5km。
(2)地理生境调查:用路线踏查法描述地形形态和测绘生境面积,以地貌、植被、土壤、主要宿主动物数量等划分生境,绘制1∶10000比例尺监测区地理生境图,计算各类生境面积。
(3)宿主动物监测:
①布氏田鼠数量:固定监测点,按监测区各类生境面积0.2%分层抽样,4~5月和8~9月各监测一次;流动监测点,按监测区各类生境面积0.2%分层抽样,每个点监测一次;以1h㎡为单元1日布夹法。
②野外夜行鼠类:固定监测点,每旬选2种主要生境,以白面油饼为诱饵,用5米夹线法,每月调查不少于600夹次;流动监测点,每点调查不少于200夹次;捕获鼠分类,计算捕获率。
(4)媒介监测:
①鼠体蚤:固定监测点,每月检活体田鼠50只以上;流动监测点,每点检活体田鼠30只以上;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②巢穴蚤:固定监测点,每月挖有效巢穴不少于10个;流动监测点,每点挖有效巢穴不少于5个,蚤分类鉴定,计算蚤指数和染蚤率。
(5)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
①病原学:固定监测点,每点用细菌学方法检查宿主动物不少于500只;流动监测点,每点用细菌学方法检查宿主动物不少于100只。对采集的蚤(蜱)全部分类,除少量留做标本外,均做细菌学检验,按同一寄主、同一蚤种、同一地点分组(10~20只/组)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当发现有鼠疫流行病学指征时,扩大搜索范围,增加检验数量。面区监测,以大面积搜索自毙鼠为重点。
②血清学: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固定监测点,检测鼠血清不少于100份,以高抗性鼠类或动物为主要监测对象。流动监测点,对扑获的活鼠全部进行血清学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