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人: 调查人: 审核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 共 页
主要说明:1.3栏、8栏:填写土地权属性质代号,国有-G,集体-J;
2.12栏:填写变更后“过渡地类”编号。当为可调整地类时,地类编号后加K;
3.13栏:12栏为201或202或203或204时,填写全国《土地分类》细化调查分类编号,商服用地-21、工矿仓储用地-22 、公用设施用地-23、公共建筑用地-24、住宅用地-25、街巷-266;
4.14栏:填写12、13栏对应的地类面积;
5.15栏:填写新增建设用地三种状况代号,本年度前批准-Q,本年度批准-B,未批先建-W;
6.16栏:填写新增耕地的五种类型代号,土地开发-Z1、土地复垦-Z2、土地整理-Z3、农业结构调整-Z4、其他-Z5;
7.17栏:填写耕地减少的四种类型代号,生态退耕-J1、农业结构调整-J2,灾毁-J3,其他-J4;
8.18栏:主要填写用地审批文号及上述栏中“其他”类的具体情况。
附件3: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编写说明
一、报告题目
《×省(区、市)2005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二、主要内容
(一)年末各地类规模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
(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1、耕地减少去向分析
(1)建设占用耕地状况。对当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类型和数量,分以前批准、当年批准、未批先建三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状况。对当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类型和面积进行具体分析。
(3)生态退耕状况。主要说明当年生态退耕的数量;当年“退耕还林工程”面积的计划数、完成数、验收数;退耕还林、还园、还草、还湖数量;当土地变更调查生态退耕面积数据与林业管理部门的“退耕还林工程”面积数据差异较大时,分析差异原因。
(4)灾毁耕地状况。主要说明灾毁耕地的原因、灾毁程度(可复垦和难以复垦)及分布区域。
(5)其他原因造成耕地减少情况。
2、耕地增加来源分析
(1)分别说明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增加耕地状况。
(2)说明农业结构调整变为耕地状况。
(3)其他增加耕地原因。
(4)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