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5)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发生地点及时间(年、月、日、时、分);设备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4.2 分级响应程序
  (1)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
  (2)省级和事故发生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启动地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3)当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时,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取得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应当立即报质检总局,质检总局接报后立即报国务院并视情况派出指导协调组。
  4.3 现场指导协调的主要内容
  (1)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协助现场指挥部协调有关应急救援行动。
  (2)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协助当地政府提出救援方案,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
  (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提出防范措施和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建议。
  (4)协助现场指挥部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配合、支援救援工作。
  4.4 现场紧急处置工作程序及要求
  (1)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2)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探测危险物资及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的结构、工艺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资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4)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特种设备事故引发的危险介质泄漏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5)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6)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