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术进步目标和效益目标。对改造规模、产品方案、采用的主要先进技术等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本根据市场预测、企业现有生产条件和原有固定资产利用程度、资金等情况进行论证。
四、资源、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包括资源、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电力、水源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运输方式及运输条件。主要外部协作条件须与有关单位或主管部门签订意向性协议。
五、主要技术、工艺及设备选型、建设标准选择、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论证。引进技术、设备的,要提出引进和进口的国别、厂商方案,主要设备的国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方案及国内主要设备分交方案,并对引进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及经济合理性、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标准,国内配套设备、技术与引进设备的适应性,消化吸收国产化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国内已经引进过的,要说明运行、能力发挥及消化吸收情况。
六、对有关部门协作配套供应的要求和落实情况。
七、改造场地的情况,是否征地、移地建设。主要单项工程、公用辅助设施、协作配套工程的构成,全厂总图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
八、环境保护措施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需经有权机关批准。
九、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十、建设合理工期、实施进度以及投产、达产期限。
十一、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财务分析。包括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所需投资(利用外资项目和引进项目还包括用汇额);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对自有资金要进行认真核算;对贷款要说明贷款偿还方式、年限、偿还期财务平衡情况。投资应包括贷款利息,并考虑前期和建设期的物价因素。
十二、生产流动资金测算及解决方法。
十三、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应计算项目的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投资创汇率、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贷款偿还期和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扩大产量、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进行计算和评价。社会效益要衡量项目对宏观效果和分析对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