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监测工作应尊重个人隐私及伦理道德,严格保密,防止引发社会歧视。
二、分类指导
由于各地艾滋病流行水平和危险因素不同,监测工作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流行期和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内容。监测的分类标准和要点如下:
┏━━━━━┯━━━━━━━━━━━━┯━━━━━━━━━━━━━━━━━━━┓
┃分期 │分期标准 │监测要点 ┃
┠─────┼────────────┼───────────────────┨
┃ │无本地(常驻人口)艾滋病│1、加强当地艾滋病疫情报告,收集当地 ┃
┃ │病毒感染者,性病发病水平│人口学、高危人群、血液筛查和疾病发病与┃
┃ │较低,高危人群数量不多。│死亡的相关资料,以及毗邻地区的疫情情况┃
┃流 │ │2、对本地区高危人群开展专题生物学调 ┃
┃行 │ │查(本地调查) ┃
┃前 │ │3、 开展有偿供血(浆)员的检测 ┃
┃期 │ │4、 高危人群行为调查 ┃
┃ │ │5、 性传播感染的监测 ┃
┃ │ │6、 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例搜寻 ┃
┃ │ │和病例报告 ┃
┠─────┼────────────┼───────────────────┨
┃低 │发现本地艾滋病病毒感染 │7、 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哨点监测 ┃
┃流 │者,但流行水平较低,性病│8、 加强献血人群的艾滋病监测 ┃
┃行 │发病水平增高,高危人群数│9、加强重点人群的生物学和行为监测 ┃
┃期 │量增多。 │ ┃
┃ │ │ ┃
┃ │ │ ┃
┃ │ │ ┃
┠─────┼────────────┼───────────────────┨
┃中 │本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 │10、开展一般人群的行为调查 ┃
┃流 │多,性病发病水平明显上 │11、开展城市地区一般人群的艾滋病哨点监┃
┃行 │升,高危人群数量显著增 │测 ┃
┃期 │多。 │12、加强艾滋病病人诊断病例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高 │本地艾滋病流行严重,性病│13、加强城市和农村地区孕妇的艾滋病哨点┃
┃流 │发病水平高。 │监测 ┃
┃行 │ │14、开展一般人群(特别是青年人)的行为┃
┃期 │ │监测 ┃
┃ │ │15、开展结核病和其他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
┃ │ │监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