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的通知

  2.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计划》要求,到2000年底全流域COD入河总量为36.8万吨。目前,河南、山东及江苏省完成了削减任务,安徽省尚有4.72万吨的削减任务没有完成。
  3.污水处理建设工程。《规划和计划》要求,到2000年底全流域应建设67座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后调整为52座。目前已投入运行11座,在建28座,未开工13座。其中河南省应建9座,已建成6座,在建3座;安徽省应建18座,在建10座,处在前期准备阶段4座,尚未启动4座;山东省应建11座,已建成3座,在建8座;江苏省应建14座,已建成2座,在建7座,尚未启动5座。四省总计已建、在建日污水处理规模为312.5万吨,占规划总规模的86%。
  4.治理项目。《规划和计划》共确定380项治污工程,主要是饮用水保证工程、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等。目前已完成311项,占项目总数的82%,其中:河南省完成83%,安徽省完成73%,山东省完成87%,江苏省完成79%。还有37个项目正在施工,32个项目尚未动工。
  为解决污染严重地区群众的吃水困难,沿淮四省打井近3000眼,解决了近600万人的吃水问题;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江苏盱眙、连云港蔷薇河,安徽蚌埠、淮南等污染严重地区的引水和导污工程,解决了200多万人饮水困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沿淮四省的自查报告和这次淮河核查的情况看,目前淮河流域仍有一些二、三级支流水质为劣Ⅴ类水体,河流水色较深,28%的断面水质不能达到目标要求,水体中氨氮浓度很高,离群众对治污工作成果的期望还有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工业企业按标准排放尚不稳定。少数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依然严重,执法不严,企业有偷排废水情况。由于市场原因停产的企业,如继续开工生产将会加重水体污染。此外,工业结构型污染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制浆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是淮河水质不稳定的最大隐患。据统计,目前淮河流域仍有造纸企业418家,年排放废水近5亿吨,COD年入河量近10万吨,约占全流域COD入河量的25%。因此,淮河流域工业企业达标巩固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慢,处理率低。随着工业污染的治理,淮河流域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流域总污染负荷的比例已达到50%以上,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淮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按要求应在2000年底建成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还有13座未动工,一些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工程尚处于调试阶段。另外,已投入运行的部分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量难以达到设计规模要求,因此实际生活污水处理率达不到淮河第二阶段污染防治目标的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三是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尚未全面开展。目前淮河水质主要超标的指标是氨氮,氨氮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及氮肥的流失等。虽然沿淮四省抓了一些农业生态示范工程,但由于面源污染底数不清,又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因此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还不够大。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