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批判各种打着科学旗号进行的反科学活动。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以科学名义进行经济诈骗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活动的,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6.推动党和政府科技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让公众充分了解我国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宣传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关键作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的优势与潜力,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赂的基本纲要内涵,党和政府关于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方针、政策和基本要点等。使公众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给予坚定支持,对实施效果实行有效监督,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科技、用科技的社会风尚。
7.大幅度提高公众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大力普及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科技知识和科学概念,科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使公众逐步掌握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具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素质。特别要较大幅度地提高广大产业工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能力,广大农民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中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广大青少年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领导干部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8.为科普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制定和实施《科普网络建设行动计划》,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办好一批高水平的专用科普场馆,在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县乡建立常设科普活动中心,发展一批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的科普宣传基地,大幅度提高各类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的科技含量,形成延伸到城市社区和乡村、覆盖全国的社会化科普教育网络。
扶持一批高质量、全国性的科普专业期刊,推出一批科普创作精品,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的科普创作队伍。
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普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创政府组织协调,各类科普专业团体、大众传媒、社区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科普工作的兴旺局面。
三、推动科普工作的社会化
9.科普教育与创作队伍。各级科协、各类专业学术团体是科普工作的主力军,必须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力量深入研究科普理论问题,对所在地区科普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公众科普需求、政策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成为政府推进科普工作的重要依托力量。
教育、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普工作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祟尚科学、宣传科学中率先垂范,积极投身本单位或其他机构组织的科普宣传与创作活动,结合本职工作向社会公众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愚昧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行为。要在教育 科技工作者中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的兼职科普教育力量,在已离退休人员和大学生中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使他们的科普工作网络化、规范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