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
(1992年8月1日 卫生部)
一、寄生虫病防治现状
寄生虫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疟疾年发病数已从1954年的697万下降到1990年的11.7万;到1990年已有95.3%的丝虫病流行县、市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早在1958年,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及陕西关中等主要流行区已基本消灭黑热病;钩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其它一些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各地也做了不少工作。“七五”期间开展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已经完成。
但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已取得显著成绩的疾病疫情不稳定。如疟疾的流行因素尚无根本改变,海南、云南二省的恶性疟未得到有效控制;局部地区防治丝虫病的任务还较重,已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的监测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在西北地区,散在发生的黑热病人从未间断,陇南、川北地区的发病出现回升。此外,多种其它寄生虫病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多数地区的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达60%以上,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等土源性蠕虫的感染尤为普遍;包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华枝睾吸虫病、肺吸虫病及旋毛虫病等远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防治工作中不少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如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地区的抗疟对策和措施;治疗抗性恶性疟的后备药物;疟疾和丝虫病的监测技术;控制山丘和荒漠地区黑热病的对策与措施;包虫病、脑囊虫病和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等。
此外,专业机构不够健全,专业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不足,防治和研究经费缺乏,与有关部门协同作战不够等。
二、指导方针与发展战略
控制和消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是实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是九十年代突出预防保健和农村卫生两个战略重点的重要内容。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及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针,总结和发扬建国以来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寄生虫病的危害程度,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战略目标。今后十年,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寄生虫病防治成果的前提下,对一些危害较重的其它寄生虫病也要有计划地开展防治。
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