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加强营养工作的通知
(1988年10月28日)
营养工作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卫生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国以来,我国营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还编印了食物成份表;制订了膳食供给量标准,对各类人群的膳食组成,合理营养起到了指导作用。先后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营养调查,基本掌握了我国人民的营养状况。但是,全国各地对营养工作尚缺乏宏观管理,公共营养工作薄弱,营养人才不足,对各类人群营养宣传、指导工作做得不够,许多营养工作未开展,诸多营养问题亟待解决。
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仍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是营养不足引起的“贫困性疾病”,如蛋白质、钙、铁、核黄素、维生素A、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据有关部门对北方婴幼儿调查,佝偻病患病率达50%以上,缺铁性贫血达30%以上,锌缺乏达20%以上;另一方面是营养过剩引起的“富裕性疾病”,儿童、成年人体重超标的肥胖者分别达5%和31%;青少年因饮食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症患病率已达3110/10万;成年人高血脂症、高血压症、冠心病、脂肪肝的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北京地区冠心病的死亡率由1958年21.7/10万上升到1980年74.5/10万。此外还出现了食品滥加药物、强化剂、添加剂,食品尤其是婴儿食品营养质量管理失控,食品广告、商标宣传不符等问题。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营养问题,预防营养性疾病,提高民族身体素质,结合我国食物资源的具体情况,大力开展营养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将调整我国人民食物结构做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各级卫生部门应该认真做好公共营养工作,改变营养工作的落后局面,争取在消除贫困性营养疾病的同时,预防富裕性营养疾病的发生,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食物资源,坚持传统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合理化。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营养工作。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科)内配备专职营养管理人员及检验人员,与食品卫生工作一齐抓,从食品的安全卫生与合理营养两个方面,保障人体健康。
(二)用营养科学指导并干预经济政策。积极向政府领导及计划、农业、食品生产等有关部门提出咨询意见和科学依据,当好参谋,推动合理食物结构工作的开展。
(三)依照食品卫生法,严格对商品性定型包装食品,婴幼儿主辅食品,强化食品,及其它营养性食品,食品广告,标志进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