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实施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
(2000年1月26日 教高〔2000〕1号)
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对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全教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将对我国新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担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近年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大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高等教育步入依法治教的轨道。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成绩显著。特别是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质量的教材相继出台和出版,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为了实现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促进高等学校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重视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全面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新世纪教改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世纪教改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该工程与“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上一计划的扩展与延伸。该工程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该工程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化和实践运用。
二、“新世纪教改工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整合、集成和深化研究,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同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实践,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我国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主动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一批经过整合优化的专业(群)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系列课程、教材和教学软件,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示范辐射作用的教学基地,建设一批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训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建成若干个高职教师培训基地,初步建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服务体系,形成若干套经过实践并各具特色的多样化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