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单位化工产品计表示时,必须说明小时产量大小,例:19×10e4cal/t合成氨,小时产量10t/h。
** 也可改用“最大”、“最小”、“平均”。
*** 间歇用冷应说明班次、时间。
3.流程简述 分不同系统简述制冷剂和载冷剂(直接制冷时无)通过设备的顺序及状态(物态、温度、压力)的变化,主要操作条件,自动控制水平,负荷调节方式及保安措施。
4.生产制度、年操作日、连续或间断生产情况、生产班次。
5.水、电、汽、冷冻机油、夺缩空气、软水等主要消耗指标(见工艺表4-5)。
6.主要节能措施,采用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情况,余热利用情况,节能效益。
7.定员表(见工艺表4-6)。
8.管道材料控制(同工艺表4-10或包括在第四章第一节十一中)。
二、表格
1.设备表(见《样图和表格》表4-1)。
2.材料表(见《样图和表格》表4-2)。
三、图纸
带控制点流程图(深度同化工工艺,样图略)。
平面布置图(深度同化工工艺,样图略)。
冷量分配图(当系统复杂、冷量用户多时绘制,样图略)。
第六章 外部工艺及供热管道
第一节 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任务及分工范围 说明外部工艺及供热管道设计所包括的设计范围、设计分工、输送的介质及各部位的设计界限等。
2.生产规模及远景规划 说明工厂主要产品的近期和远期的生产规模以及管道、管架的设计能力和发展远景规划、预留措施等(利用老厂原有外管管道和管架扩建时要进行核算)。
二、管道的敷设
1.敷设原则及敷设方式 阐明管道的敷设原则、敷设方式、敷设路级以及各段管架、管沟的结构形式、外形尺寸、材料和主要控制标高等。
2.技术方案的选定 对全厂性的技术方案,应阐述其选择依据及其技术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当管道穿越特殊地区,如沼地、河流、峡谷、陡坡等,应有特殊技术方案。方案中应包括管道敷设方法、管架结构形式、管架材料、管道的热补偿、保温以及其他特殊措施等。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阐述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可靠性。
三、管道设计
1.管道系统的叙述 按介质分类说明各主要管道系统的介质名称、运行参数、负荷、输送特性以及管道的互换使用、切换等情况。
2.计量仪表及主要阀件的选择 按系统说明管道上设置的仪表、主要的控制阀件等的型号、规格、测量参数、控制参数、操作特点和其他要求等。
3.管道材质的选择 按管道系统或介质特性,说明各管道、阀门、管件等对选用材质及特殊材质(不锈钢、衬里、非金属材料等)的要求。
4.管道的特殊要求 按系统分别叙述管道的酸洗、脱脂、吹扫、放空、导淋、疏水、取样、伴热、套管、减压、防雷、防静电、热补偿等特殊要求及措施。
5.管道保温(冷)及防腐 分别说明工程中需保温(冷)、防腐的管道类别、特性参数、材质要求、结构特点及特殊要求等。
四、管道的维修及人员编制
说明外部工艺供热管道的维修项目、内容和所需要的维修设备等。
管道维修的定员可根据情况在水汽车间或机修车间定员合并考虑。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说明设计中待解决的问题,协调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
六、全厂外部管道一览表
将全厂外部管道按介质分类,全部填入表6-1中。
表6-1
━┳━━━┳━━━━━━━━━━━┳━━━━━━━━━━━━━━━━┳━┳━┳━
序┃介 质┃ 管 道 ┃ 操 作 条 件 ┃保┃防┃
┣━┳━╋━┳━┳━┳━━┳━━╋━┳━━┳━┳━━━┳━━┳━━┫温┃腐┃备
┃代┃名┃自┃至┃长┃公称┃管道┃温┃ 压 ┃状┃ 重 ┃ 流 ┃ 流 ┃ ┃ ┃
┃ ┃ ┃何┃何┃度┃直径┃ ┃度┃ 力 ┃ ┃ 度 ┃ 量 ┃ 速 ┃情┃情┃注
号┃号┃称┃处┃处┃m ┃ mm ┃等级┃℃┃ MPa┃态┃ kg/m3┃t/h ┃m/s ┃况┃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材料估算表
按管材、管件、法兰、阀门、钢材、有色金属、非金属、保温材料、防腐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的顺序,将工程中所用材料填入表中(见《样图和表格》表4-2)
第三节 图纸
一、工艺及供热外管道系统图
1.系统图应绘制在简要的全厂总平面图上。图上只绘出系统管道及管道有关的界区的建筑物的简图,各建筑物应标注名称及主项代号,其他一律不表示。
2.系统图中的管道应标注管内介质代号或名称、公称直径、管道等级、介质流动方向、控制阀门、计量仪表、管道变径等。
对于管道安装的附属管件、法兰、盲板、放空疏水、补偿等均不表示。
3.管道系统图中管道的走向,应与管道的敷设情况及车间进出口方位基本一致。
二、管架布置平面图
1.管架布置平面图应具有总平面图的内容,即应表示出界区、厂房、道路、铁路、露天设备、厂区围墙、坐标格网等。
2.管架布置平面图上的管架和管沟应按图例规定绘制,并应标注主要管架和管沟的中心线坐标或与道路、厂房的相对距离。必要时需绘制各类管架的立面简图,并标注其主要外形尺寸及控制标高等。
3.图中管架不需编号,也不注间距尺寸,与管架无关的界区和建筑物可不示出。
第七章 中央化验室
第一节 说明书
一、中央化验室设置的目的和任务。
说明设置中央化验室和附设研究室的目的、任务及其与车间化验室的关系和分工原则。
二、中央化验室的规模、面积确定,以及对周围环境、采暖通风的要求(如恒温、恒湿、空调等)。
三、说明中央化验室的供水量及需用的气体管线的种类。
四、说明中央化验室的组成及布置。
五、中央化验室的组织分工及定员(同工艺表4-6)。
第二节 设备仪器表
提出主要设备及仪器,注明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见《样图和表格》表4-1)。
第三节 图纸
中央化验室平面布置图。
第八章 设备(含工业炉)
第一节 概述
分车间叙述设备概况,如设备设计特点、设备总台数、总重量以及在制造、运输、安装上有特殊要求的说明。
一、主要设备和工业炉的设计原则、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生产能力、炉子使用的燃料、节能措施等,并说明其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制造可能性、与国内外同类设备的比较等。
二、高温、高压、低温、选用贵重金属及特殊防腐材料的选择。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
第二节 设备技术特性表
一、非定型化工设备技术特性表(附简图)
1.表示主要设备结构简图和技术特性、管口及用途、主要尺寸、主要连接尺寸和制造要求的文件。表格形式及填写示例见《样图和表格》表5-1~5-8。
2.简图可用单线(粗实线)绘制。如需表示局部结构时,以局部放大图表示。见《样图和表格》表5-1简图示例。
3.简图的尺寸标注、主要零件和部件的件号与材料、重量的表示方法参考总图(可简单些)。
4.结构简单的槽、罐设备可不出特性表,在工艺设备表列出即可,其主要尺寸材质、重量等由设备专业提供。
二、泵、风机、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工业炉、容器、其他定型设备等的技术特性表,见《样图和表格》表5-1~5-8,由设备专业根据工艺提出的设备条件编制。
第三节 主要设备总图
一、一般工艺流程中的关键设备、加工制造复杂的设备、材质特殊的设备、工业炉均需绘制总图。
二、总图中应表示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尺寸、技术特性、管口表、设备总重及按材质分类计重,贵重金属的重量应尽量准确,以满足概算估价和主标题栏的要求。
三、设备的主要结构应在总图中表示清楚。当某一部分的结构复杂,在一张总图中无法表示清楚、而该部分又涉及设备的方案时,可分数张图纸绘制或单独编制零部件图。工业炉上的框架、平台、顶棚及金属烟囱,用双点划线表示。
四、下列尺寸必须在总图中表示
1.外形尺寸:总高、总宽、总长等。
2.主要尺寸:设备直径、夹套直径、设备壁厚、夹套壁厚、封头底盖的壁厚、搅拌轴直径、搅拌器直径、搅拌器旋转方向、填料塔的填料型式及填料层高度、板以式塔型式的板间距和塔板数、换热器的管板厚度壳程折流档板间距、数量及圆缺尺寸、换热管的规格如排列形式、工业炉内净空尺寸、炉体外墙尺寸、炉顶和炉底高度、烟囱顶口标高、各层平台标高、炉体内宽、炉体外墙宽、烧嘴定位尺寸、风机、烟囱的定位尺寸等。
3.主要动作极限位置尺寸。
4.连接尺寸:管口的连接尺寸在管口表中表示,按装连接尺寸仅表示地脚螺栓规格、数量和中心孔位置。
五、主要的零件、部件的件号与材料
1.总图中仅对主要零件、部件编独立的件号,如壳体、支座、电动机、减速机、搅拌器、联轴器、密封装置、机架、管板、列管折流板、塔盘、液体喷淋装置、填料等。
2.零部件的材料相近(如A3F、A3、10号钢),而且又彼此相连,可仅按部件引出件号。材料按主要零件的材料标注,如筒体、封头材料为A3,接管材料为10号钢,夹套材料为A3F,则可用一个件号引出,统称为壳体,材料填作A3。
3.零件彼此相连,但材质不相近,必须按材质不同分别引出件号,如筒体为不锈钢,夹套为碳钢,则分别编制件号。
4.部件的材料栏内应填写主要材料的名称,仅对电动机、减速机等部件以斜细实线表示。
六、技术要求
下列技术要求必须在总图中注明:
1.设备制造的总的要求如JB741-80等;
2.设备无损探伤和压力试验的要求;
3.对于材料、制造、试验、包装、运输等特殊的要求,如大型设备要求整体热处理、高压差换热器管子和管板的接头作氨气气密性试验、设备超限运输等。
七、重量
1.一般材料的零部件重量和设备总重不计小数点后的数值,在100kg以上时,末位数1~4进到5,6~9进到10。贵重材料零部件重量按本章第三节二的要求。
八、设备总图的技术特性已包括技术特性表的全部有关内容时,可不出技术特性表及简图。
第九章 自动控制
第一节 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采用的标准规范
二、设计范围
概述全厂化工过程检测,控制系统和辅助生产装置自动控制设计的内容,与制造厂成套供应自动控制装置的设计分工,与外单位协作的设计项目的内容和分工等。
三、全厂自动化水平
说明有关的规定要求,选择方案的原则。必要时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确定的方案。
概述总体控制方案的范围和内容,全厂各车间或工段的自动化水平,集中程度;说明全厂各车间或工段须设置的控制室,控制的对象和要求,控制室设计的主要规定,全厂控制室布点的合理性等。
四、信号及联锁
概述化工过程及重要设备的事故联锁与报警内容,信号及联锁系统的方案选择的原则。论述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复杂的联锁系统应绘制原理图。
五、环境特征及仪表选型
1.说明工段(或装置)的环境特征、自然条件等对仪表选型的要求。
2.概述仪表的原则及总的情况,仪表选型的合理性、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并且具体说明各类仪表的选型。
3.仪表的防火、防爆、防高温、防冻、防堵、防电磁干扰、防日晒、雨淋等防护措施。
六、复杂控制系统
用原理图或文字说明其具体内容,在生产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七、动力供应
1.仪表用压缩空气
(1)说明仪表用压缩空气的来源,自控设计的分工范围。
(2)提出仪表压缩空气的总用量,压力及质量要求。
2.仪表用电源
(1)说明仪表用电的来源,自控设计的分工范围。
(2)提出仪表用电量、电压、频率等质量要求。
(3)论述仪表电源供电可靠性要求及其相应的保证措施。
3.仪表用其他动力供应
内容要求与“仪表用压缩空气”和“仪表用电源”同。
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1.特殊仪表订货中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2.新技术、新仪表的采用及注意事项。
3.其他需要说明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意见。
第二节 表格
一、自控设备表
表9-1
━━┳━━┳━━━━┳━┳━┳━━┳━┳━━━━━━━━━━━━━━━┳━
仪表┃检测┃仪表名称┃型┃数┃安装┃安┃ 操 作 条 件 ┃备
┃点名┃ ┃ ┃ ┃ ┃装┣━━━┳━━┳━━┳━━━━━┫
┃称 ┃ ┃号┃ ┃ ┃图┃介质及┃温度┃表压┃流量或液位┃
型号┃ ┃ 及规格 ┃ ┃量┃地点┃号┃重 度┃ ℃ ┃MPa ┃ ┃注
━━╋━━╋━━━━╋━╋━╋━━╋━╋━━━╋━━╋━━╋━━━━━╋━
┃ ┃ ┃ ┃ ┃ ┃ ┃ ┃ ┃ ┃ ┃
━━┻━━┻━━━━┻━┻━┻━━┻━┻━━━┻━━┻━━┻━━━━━┻━
所有生产过程的检测、控制系统选用的仪表设备、仪表盘箱、变送器箱、报警器、辅助的自动控制设备等,均按控制点的类别、依控制点位号的顺序,按照要求填写(见表9-1)。
二、自控设备汇总表
按仪表盘成套仪表和非仪表盘成套仪表两部分,依一定的顺序将自控设备表中的仪表设备分别进行汇总,最后按类别列出小计和总的仪表设备台、件数(表9-1)。
三、材料表(见《样图和表格》表4-2)。
第三节 图纸
一、仪表盘正面布置框图
二、控制室平面布置图
可与仪表盘正面布置框图在同一张图纸上。
三、复杂控制系统图
四、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可与工艺专业合出此图。
注:若为方案设计则可取消自控设备表、仪表盘正面布置框图内容。
第十章 供电
第一节 供电概述
一、设计范围
说明设计包括的项目内容,各协作单位的设计分工及衔接关系。
二、电源状况
概述与工厂有关的电力系统的发电厂及区域变电站的位置、距离、装机设备容量、系统主结线、构成的电源数量,增加用户的条件及远近期短路容量等情况。
如系老厂改造,还需说明厂内供电系统现状。有自备电站亦可以说明。
三、负荷等级供电要求
说明全厂最大用电容量,其中一、二、三级负荷各多少,高压用电设备台数及单台容量范围;各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及解决的办法,包括采用小型事故电源、应急电源、重要负荷电源的配备情况。
四、全厂用电负荷及功率因数补偿
列出全厂负荷统计表,包括自备电站发电容量及由外电网供不足电力的负荷多少 (表10-1)。
说明功率因数补偿的指标要求,补偿的容量和方法。
五、短路电流计算及限流方式的选择
对选定的系统主结线,应验算正常最大运行方式下各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当系统结线中文件选择存在两个以上可比方案时,还应进行多方案短路电源验算和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表10-2及表10-3形式。对限流措施根据远近期系统短路容量情况,说明分期处理的办法。
六、主要设备材料的选择
列出表10-4说明。
七、全厂高压供电系统及各级电压的选择
概述选定的总变电所或自备发电站的容量及主结线的特点,工厂的输入电压以及各级配电电压等级的选定。二次配电所及车间变电所的数量、容量及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阐述。对较大或复杂的方案还需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说明或列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表10-3)。
八、分期建设的规定和办法的说明
九、外部协作条件及协议的主要内容,若得不到应有的协议时,可作为存在问题的说明
十、总变电所及高压配电所
十一、总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见表10-1)。
表10-1 总变电所配电所6~10kV负荷计算表
━┯━━━━━━━┯━━━━━┯━━━━━━━┯━━━━━━━━┯━━━━━
序│ │ 安装台数 │ 设 备 容 量 │需 要 容 量 │
│ ├──┬──┼───┬───┼──┬──┬──┤
│用电设备名称 │ 常 │ 备 │总容量│常 用│ Pp │ Qp│ Sp│ 备 注
│ │ │ │ │容 量│ │ │ │
号│ │ 用 │ 用 │ kW │ kW │ kW │kVAR│kVA │
─┼───────┼──┼──┼───┼───┼──┼──┼──┼─────
1 │××电动机 │ × │ × │ × │ × │× │ ×│ │对同步机Qp
│ │ │ │ │ │ │ │ │为负荷值
─┼───────┼──┼──┼───┼───┼──┼──┼──┼─────
×│ …… │ × │ × │ × │ × │× │ ×│ │
─┼───────┼──┼──┼───┼───┼──┼──┼──┼─────
×│××变电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容补偿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
×│主变压器损耗 │ × │ × │ │ │× │ ×│ │
─┼───────┼──┼──┼───┼───┼──┼──┼──┼─────
×│电抗器损耗 │ × │ × │ │ │× │ ×│ │
─┼───────┼──┼──┼───┼───┼──┼──┼──┼─────
×│电源侧总负荷 │ × │ × │ × │ × │ ×│ ×│ ×│
─┼───────┼──┴──┴───┴───┴──┴──┴──┴─────
×│全厂总功率因数│ 应≥0.9
─┼───────┼────────────────────────────
×│主变压器选择 │ ×台××kVA
─┼───────┼──┬──┬───┬──────────────────
×│自备发电站容量│ × │ × │ × │ 发电机×台××kW
─┼───────┼──┼──┼───┼──────────────────
×│需外电网供不足│ × │ × │ × │
│电力的负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