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实行劳动力预备制度,对城镇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1至3年的职业技能培训。继续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合理调控进城务工的规模。一方面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另一面缓解、减轻城镇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
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几个认识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职工下岗现象?
职工下岗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远远超过社会生产的需求,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结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业富余人员暂时找不到就业机会而成为下岗职工。职工下岗现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必然反映。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安置就业任务,结果造成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以往积存的富余人员分离出去。职工下岗现象是重复建设造成的一种后果。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使得产业结构趋同,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社会需要,加上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使相当一批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再加上过去新建项目大都资本金不足,大量依靠银行贷款,负债经营,投产后企业难以还本付息,往往陷入困境,职工不得不下岗。职工下岗现象是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的突出表现。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不够灵活,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普遍存在社会负担重的突出问题,与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还没有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无法轻装走向市场参与公平竞争,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职工下岗现象的产生也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些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和经营者个人原因,结果把企业搞跨了,造成停工停产,职工不得不下岗待业。还有一些企业存在强行集资、强行入股等种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造成了一些职工下岗。
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企业必然要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调整,劳动力的相应调整与流动也会经常发生。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职工流动和就业岗位转变将成为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
总之,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是我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这个过程,国有企业无法摆脱困境,现代企业制度更无法建立。
2.为什么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作为工作重点?
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和改革目标的需要。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在各项改革措施中,减员增效是关键,有效地解决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问题,将会为国有企业顺利实现改革目标提供有利的环境。当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相对集中,占下岗职工总数的比例最大,问题比较突出,再就业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首先解决这部分下岗职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