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外经贸企业经营行为,指导外经贸企业发展,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和政府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
(五)协调外经贸与国民经济及其它相关行业的政策及发展。
六、今后一个时期外经贸计划管理重点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外经贸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初步实现了从直接指令性计划向间接指导性计划的转变。但目前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与外经贸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与加强和改善外经贸宏观调控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计划的科学性也亟待提供和增强。各级外经贸计划管理部门要运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来指导新时期的计划管理工作,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外经贸计划管理工作总体目标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力争用三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初步建立起新型的外经贸计划管理体制。为此,近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编制实施外经贸年度发展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
外经贸计划管理工作要由以年度发展计划为重点转到年度发展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发展规划并举的轨道上来。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核心、为主线,做好年度发展计划和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在准确评估年度发展计划和专项发展规划实施结果的基础上,对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出必要的调整。
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编制计划“逐级上报、审批”,实施计划“逐级分解、下达”的计划管理方法,提高计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度,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下,运用现代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计划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计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对计划指导表现形式进行重新论证和定位,协调好局部与大局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建立集规模、速度、结构、效益指标为一体的计划指标体系;在科学测定宏观调控指标、妥当协调总量指标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建立外经贸宏观调控辅助指标体系。
按照“大经贸”发展战略的要求,强化外经贸领域各项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和其它相关行业发展计划的衔接、协调力度。
(二)建立健全外经贸宏观运行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外经贸宏观运行监测体系,是经济市场化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施有效管理、提高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各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现有条件出发,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认真做好外经贸宏观运行监测体系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跟踪、监测和分析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外经贸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判断,实现外经贸计划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