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要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认真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勤俭建军,依法治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全面提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水平。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健全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科研,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发展新型武器装备,增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的能力,做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
  各位代表!进入新世纪,我们将继续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加强港澳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及交流,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
  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项主张,与广大台湾同胞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我们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对话与谈判,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我们坚信,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祖国统一大业必将早日完成。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国际形势,我们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争取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实施“十五”计划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发行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集中用于在建项目和西部开发项目。同时,适当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提高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当前农业、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强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抓紧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要把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北京市申办奥运。要统筹兼顾,乘势前进,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跨进了21世纪,迈上了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附件二: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修改情况说明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

  根据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委员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40处,其中涉及内容、比较重要的改动有23处。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1、在《报告》的第三部分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段中,增加了“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在“发展小城镇”一句之后,增加了“繁荣小城镇经济”。在关于扶贫工作的一段中,增加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一句。

  2、在第四部分关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一段中,增加了“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要因地制宜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在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战略问题的一段中,将“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改为“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在“加强水污染防治”之后,加上了“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把“千方百计节约石油”改为“千方百计节约和替代石油”;在电力发展方面,加了“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全国联网”一句。

  3、在第五部分关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段中,增加了“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在关于中部地区发展的一段中,增加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4、在第六部分关于教育发展的两段中,增加了“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在“加强德育”之后,增加了“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把有关财政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表述改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情况,县级政府要负责基础教育经费的统筹,落实教师工资统一发放的措施。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困难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的转移支付和专项投入。”

  5、在第七部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发展市场体系的一段中,加了“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一句;在关于宏观调控和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的一段中,加了H“健全税制”的内容。在关于对外开放的一段中,增加了“积极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浦东新区。”

  6、在第八部分关于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一段中,增加了“加强社区建设,扩大社区服务”。

  7、在第九部分关于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的一段中,增加了“加强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搞好城市绿化”的内容;把“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特别要防治农业化学污染”改为“重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

  8、在第十部分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段中,增加了“继续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一句之后,增加了“加强港澳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及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讨论中有的代表和委员建议,删去《纲要(草案)》和《报告》中关于“继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和“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的内容。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这些内容应予保留。主要考虑是:一、《纲要(草案)》是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纲要,其内容应涵盖包括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在内的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二、《纲要(草案)》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计划的《建议》制定的,上述有关内容是引自《建议》的表述,“九五”计划《纲要》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三、《报告》是对《纲要(草案)》的说明,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工作报告,所以引述了《纲要(草案)》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四、国务院提出《纲要(草案)》及其《报告》,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即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正式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纲要。

国务院总理 朱镕基
2001年3月10日

  附件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目录

  序言
  第一篇指导方针和目标
  第一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第二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经济结构
  第三章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四章 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五章 发展服务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
  第六章 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
  第七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布局和结构
  第八章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第九章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第三篇科技、教育和人才
  第十章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一章 加快教育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第十二章 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
  第四篇人口、资源和环境
  第十三章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第十四章 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永续利用
  第十五章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环境
  第五篇改革开放
  第十六章 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七章 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篇人民生活
  第十八章 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十九章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篇精神文明
  第二十章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第二十一章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质量
  第八篇民主法制
  第二十二章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二十三章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九篇国防建设
  第二十四章 加强国防建设,保障国家安全
  第十篇规划实施
  第二十五章 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十六章 创新实施机制,保障实现规划目标

  序言

  世纪之交,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有效治理通货膨胀,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后,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产能力取得成效。服务业持续增长,就业岗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瓶颈”制约得到缓解。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实施,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是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三是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突出;五是人口压力大,就业矛盾尖锐,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拉大;六是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还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解决。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是“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纲要主要阐述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所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等手段加以引导,在基础设施、科技和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的任务,政府将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切实履行职责,努力完成。

第一篇 指导方针和目标

第一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