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并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理顺一些重大的经济关系,努力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根据上述要求和当前国民经济的情况,1987年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从增产节约中提高效益,培养与开辟财源,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坚决把已经抬上去的可以节减的支出压下来,并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实行保改革,保重点,保后劲,保经济良性循环的方针;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健全预算管理,把财政赤字控制在国家预算确定的数额以内。
现在提请审议的1987年国家预算草案,财政总收入为2379.29亿元,财政总支出为2459.46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80.17亿元。
在1987年国家预算总收入中,国内财政总收入2233.29亿元,国外借款收入为146亿元。国内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是:各项税收2193.98亿元,国库券收入60亿元,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177亿元,专项收入41亿元,其它各项收入121.03亿元。另外,企业计划亏损补贴359.72亿元,这在预算中是负数,已在国内财政收入中扣除。
在1987年的国家预算总支出中,主要项目是: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655.93亿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107.88亿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124.45亿元,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387.78亿元,国防费203.76亿元,行政管理费156.08亿元,国库券还本付息支出23.2亿元,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59亿元,价格补贴支出337.23亿元。此外,总预备费编列30亿元。其中,中央预备费和地方预备费各为15亿元。
在编制1987年国家预算草案时,考虑到今年国民经济和经常性的财政收入都将保持正常的发展速度,而各方面要求财政上提供的资金数额却很大,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财政资金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以确保各项建设事业和经济改革必不可少的资金需要,并把财政赤字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内。为此,国务院拟定了若干有关财政收支的政策性措施,已列入国家预算之内。主要的措施是:
(一)关于推进改革,搞活企业和增强农业后劲问题。这几年,国家下放权力,搞活企业,使企业支配的财力大大增加,有相当一部分行业和企业确实搞活了,但有些行业和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纺织工业,由于一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有所削弱。为了推进改革,进一步搞活大中型企业和轻纺行业,今年国家将对部分国营企业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调减调节税,对电力、森工、纺织、轻工等企业减税让利,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的纺织轻工企业,在技术改造费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面采取若干优惠措施。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方面,除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比上年略有增长外,着重在完善粮食、棉花、油料等农副产品的合同定购制度和逐步理顺农产品之间的比价方面,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国务院已确定调减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并适当调高部分粮食、油料、棉花的比例收购价格。以上搞活企业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两个方面的措施,共需财政上减税让利和增加补贴110亿元。
(二)关于调整投资结构,保证重点建设的问题。考虑到目前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偏大,特别是一些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和计划外建设投资过多,而重点建设资金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今年应当在严格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前提下,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重点建设,压缩非生产性建设和计划外投资项目。根据这一要求,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共安排655.93亿元,同上年预计执行数持平。其中,国家安排的拨改贷基建投资为365亿元,利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建投资146亿元。另外,鉴于今年国家财政有困难,已确定将预算内拨改贷投资划出70亿元,转由人民银行代为发行债券和贷款来解决。如果加上这笔钱,今年用于重点建设的投资是安排得不少的。与此同时,对于各地区、各部门的自筹基建投资,则下决心压缩,以便继续控制总的基建投资规模。今年地方用各项机动财力安排的基建投资压缩为58.43亿元,比上年的预计执行数减少50%左右,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按国家预算确定的数额严加控制,不得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