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198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7年国家预算的决议

  (二)1986年所以出现赤字,还在于在预算执行中支出增加较多,超过了当年财政的承受能力。支出超过预算较多的项目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超过预算87.9亿元,其中地方用机动财力安排的自筹基建超过预算77亿元;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超过预算63.8亿元;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超过预算23亿元;行政管理费超过预算22.1亿元。当然,对超过预算的支出项目也要进行具体分析,这里面有些是合理的、必要的,如适当增加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建设投资,增加农业投入,增加文教科学卫生经费,增加救灾款等等。同时,也有些是不合理的,如计划外的投资搞多了,不少地方加工工业发展过快,有一些项目建成后因电力紧张而不能正常生产。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兴建了相当多的、相当高级的楼、堂、馆、所、“中心”、游乐园、疗养院、“一条街”等非生产性设施,机构和人员增加过多,以及一些单位讲排场,摆阔气,比豪华,盲目追求办公设施现代化,用公款请客送礼,搞公费旅游,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坚决加以纠正的。
  (三)对于1986年发生财政赤字,我们在去年上半年对全年收支进行分析预测时曾有所察觉,先后采取了若干增收节支的措施。6月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省长会议讨论财政问题,当时考虑到全年财政收支不平衡的趋势很突出,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重新核定财政收支,压缩开支,量入为出。后来,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抓紧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的通知,提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措施,确定了全年的收入奋斗目标和支出控制指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到了10月间,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通知,并派出工作组帮助地方开展大检查工作。上述这些措施,对增加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缩小财政赤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消除财政赤字。现在看来,当时的措施还不够坚决有力,对一些不该支出的项目还控制不严。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的。
  (四)财政问题同经济问题是分不开的。从现象看是财政发生赤字,本质是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财政上的反映。这几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国民经济也有很大发展,整个经济形势是好的。但是,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比如,去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增长41.8%的基础上,又增长15.3%;按当年价格计算,消费基金在上年增长23.7%的基础上,又增长12.5%,都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够理想,成本费用上升,亏损增加。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来,一方面使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另一方面使财政支出增长过猛,影响了财政的稳定和平衡。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就是这几年经过改革、放权以后,财政收支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1979年为31.9%,1986年下降到25%。再从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现在中央财政只占50%左右,它同中央财政承担的任务很不适应。这些变化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一些困难,影响财政收支的平衡,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平衡。综上所述,解决财政问题,不能就财政论财政,而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综合治理。除了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节约支出以外,还要逐步调整财政收支结构,适当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改变资金过于分散的状况。至于财政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例如,前两年在财政状况好转的情况下,收支管理偏松,收入中的跑、冒、滴、漏和支出中的损失浪费还相当严重等,也不能忽视,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1987年国家预算草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