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关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问题。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平衡。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总的来看,不少企业管理水平低,投入多、产出少,成本上升、亏损增加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是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认真执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严格按税法征税,并切实整顿企业不合理的亏损补贴,以利于企业开展公平竞争,不使那些经营不好的企业靠减免税过日子,不使那些发生经营性亏损的企业靠国家补贴过日子。要促使企业切实改变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推进科技进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第二,关于适当集中财力问题。近几年,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通过减税让利和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调整国家与各方面的分配关系,使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1985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为26.2%,1986年为25.3%,1987年已下降为22%。这种情况在改革开始的一段时期内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根椐我国的实际情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必须保持在28%左右,才能有效地保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低于这个比例,甚至低得较多,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并建立起能够引导社会资金有效使用的机制,使国家财政掌握必要的财力,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第三,关于维护国家预算严肃性问题。国家预算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各地区、各部门都应当按预算办事。由于我国目前处于改革之中,经济情况发展变化较大,在预算执行中,国务院采取某些政策性措施,或者追加一些支出,是必要的,对稳定经济、推进改革是有利的。但是,无论是采取政策性措施,还是追加一些必要的开支,都应当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能超过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今后凡是当年经济建设和改革措施所需的资金,应当尽可能在预算中安排,执行中不能再开减收增支的口子;某些事先意料不到的开支,应当在批准的预备费数额内追加,除遇特殊情况外,要努力做到不突破预算。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