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要点: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有序发展 贯彻落实:为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一、鼓励在重点领域开展产品认证。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产品;国家产业贸易政策鼓励及国家经济发展导向的重点领域;行业部门、行业协会、行业用户有采信认证结果需求的产品。二、激励政策。国家认监委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大力合作,制定和实施激励政策,加大认证结果的采信力度,充分发挥认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推动相关部门将产品质量认证作为市场准入条件之一,实现认证和行政管理的结合。三、强化自愿性产品认证监督管理。加强对认证机构、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逐步完善产品自愿性认证有效性的监督机制,及时公告违法、违规事件,规范认证行为,维护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四、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同国外政府部门和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双边和多边对话,探讨国际协调互认途径,互惠互利,促进国际贸易,实现双赢。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宣传和教育,提高认证的社会认知度;扶持一些优秀认证机构,打造认证品牌。六、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信息平台,建立准确、快捷的信息渠道,为认证机构、企业和政府创造通畅的信息资源。 《纲要》重点要求之六:
工作要点:推动实施服务认证制度 贯彻落实:国家认监委在推行服务认证制度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一、加大既有服务认证制度的推行力度,力争认证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二、要加快新型服务认证制度研发及实施进度,着力推进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三、鼓励认证机构研发服务认证项目,创新服务认证制度,使认证制度门类实现较大增长,覆盖领域持续扩大;四、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支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推行服务认证制度,探索以认证认可手段充实、完善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五、支持、鼓励企业贯彻有关服务认证标准,全面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纲要》重点要求之七:
工作要点: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 贯彻落实:为了培育和规范认证、检测市场,要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坚持正确的行业发展导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主要推动力,引导从业机构完善机制、适度集中,促进认证认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认证认可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加速实现行业发展目标。第一,完善行业发展战略。适时提出指导、支持认证认可及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统筹行业全面发展,力争“十二五”末认证认可及检验检测行业成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门类,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指标体系中。推动建立认证认可行业国家专项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管部门的行业指导作用,为进一步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提供服务。除政策性项目外,适当放开第三方检测、认证的收费限制,基本确立市场化价格机制。积极运用认证认可手段为经济活动提供技术评价,鼓励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全面采信认证认可结果,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以市场化方式购买检测、认证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推行节能认证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第二,实施自主创新工程。加强认证认可创新政策研究,推进技术创新,实施管理创新。统筹社会资源,集中行业优势,利用部际联席会议等合作平台,以大项目、大课题带动认证认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从业机构自主组合、联合攻关,积极研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符合政府管理要求的新型认证制度。以自主研发为主,借助外脑为辅,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十二五”末在低碳节能、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实现认证制度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进程,实现认证认可重大科技成果的快速标准化。简化行政程序,创新监管机制,监管与扶持并举,事前审批、过程监督与事后评估并重,为新型认证制度的试点、推广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自主创新推动认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重点开发、实施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认证制度;认证工作重心由偏重制造业到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重点促进在农业、服务业领域的应用。第三,开展品牌建设。遵循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结合认证认可行业自身特点,努力推进以提升认证认可社会认知度、公信力为目标的品牌建设。努力提高认证质量和服务水平,丰富认证制度门类,着力加强品牌宣传与市场营销,全面提升中国认证认可品牌的价值内涵。综合运用行政监管、认可约束、社会监督等手段,净化检测认证市场,进一步提高中国认证认可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中国认证认可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推介、宣传,进一步推动认证认可国际互认。第四,强化从业机构建设。推动企业性质的从业机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引导从业机构树立长远经营意识,培育核心竞争力。鼓励从业机构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创新型服务,进一步提升检测、认证服务附加值。推动对认证认可从业机构实施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金融部门对具备一定基础的认证认可从业机构进行重点扶持。加大支持力度,打破条块分割,鼓励从业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实现从业机构的规模化、集中化、规范化经营。鼓励企业性质的从业机构进一步明晰产权、公开上市,鼓励国内优势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在运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美誉度的认证认可从业机构。第五,大力加强认证行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在认证行业开展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炼认证认可行业文化核心价值,制定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制定认证从业机构和国家质检中心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建立定期上报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制度,构建体现责任认证、诚信认证理念的认证认可诚信体系,增强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和获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健全行业自律激励机制。坚持监管和自律并重、扶优和治劣并举,一手抓严格监管,一手抓激励引导,促进认证市场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协会、行业评审组等专业性行业性组织的作用,完善行业自律规范,开展行业自律检查。以诚信评价和风险分析为基础,建立认证从业机构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对讲诚信、守法纪的机构予以重点扶持,对违法失信机构从严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推广良好审核规范和审核案例,表彰一批优秀认证机构和优秀审核(检查)员。第六,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宣传策划,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拓展认证认可宣传渠道,在继续发挥传统媒体宣传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合作,提高全社会对认证认可工作重要性和积极作用的认识。加强认证认可制度宣传、认证认可成就和重大活动报道。深入开展认证认可知识普及,通过认证认可“下工厂、进社区、到课堂”等宣传教育形式,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认证认可工作。加强认证认可信息宣传队伍建设,完善认证认可信息宣传联动机制,推动国务院认证认可主管部门、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地方认证监管部门、从业机构、获证组织共同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宣传合力。建立完善认证认可突发事件危机应对机制,增强公关意识,加强危机应对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以及与媒体、公众的良好互动。加强正面引导和舆论监督并举,增强公众参与和监督意识。 我国当前的检测机构大多仍分散隶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组织,缺乏总体发展规划,资源难以共享。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其业务监管需要均建立了各自的管理办法、评价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则。因此,我国的检测行业还处于一种行业垄断、地方保护、相对封闭的状况。检测市场的总体状况是市场潜力巨大、检验机构众多、机构规模不大、市场秩序混乱、检验收费较低、检测水平不高。与此同时,我国正在逐步开放检验市场,这对我国现有的检验机构的生存是一个大的挑战。国外知名的检测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民营检测机构的发展方兴未艾,形成了检测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如何规范检测市场,保证各参与方公平竞争,确保我国的检验秩序不乱,并逐步培育检测市场,推动检测资源整合,鼓励检测机构在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政府部门眼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
相关文章 |
法搜 CopyRight © 2008 www.fso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