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197号(农林类420号)提案的答复

中国气象局对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197号(农林类420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
  你社提出的《关于加强“第三极”气候环境监测赢取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权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现答复如下: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对我国、亚洲乃至全球的天气气候及其环境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及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完全赞同你社提出的提案。
  一、国家非常重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环境监测站点建设
  经长期努力,国家相关部门在青藏高原地区建立了气候及环境监测站点,提高了气候环境监测水平。中国气象局在该地区建设了230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10个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540多个区域气象站,还特别建设了16个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带地温观测站,11个酸雨监测站和1个大气本底观测站。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也在该地区分别建立了专门的监测站点,对大气环境进行综合观测。这些站点在我国“第三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二、国家加强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制定
  2009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计划实施三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其中就包括在西藏建立10个亚区级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站和地面监测站。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生态环境监管和科研能力,建设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完善气象站点布局,加强雪线、冰川、湿地、生态系统交错带等气候变化敏感对象的监测,动态评估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应急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森林、草地、湿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生态调查,加强区域性生态监测站点建设,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气候变化监测体系;到2020年,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具备生态环境评估和预警能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