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方法建议。主要研究内容:
(1)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研究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产生、排放、迁移转化、入水体等不同环节和过程。针对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排放和迁移特点,研究其监测与评价的关键技术,制定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的布点原则、采样和分析方法、构建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开展集约化种植面源监测与评价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2)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负荷核算技术方法研究。研究不同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类型的产生量、排放量、迁移转化量、入水体量,建立不同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类型的污染负荷核算技术方法,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实证研究。
(3)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模式研究。收集整理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梳理技术应用范围、效果、成本等,提出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清单,筛选一批关键技术,并验证其区域适用性,提出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集成模式,评估集成模式的面源污染减排效果。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两减”(减化肥、减农药)试点,提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监管方法和制度建议。
(4)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研究主要农业政策的目标、主要措施手段和作用机制,提出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及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案例评估,提出对策建议。
5、有机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定量化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
项目目标:选取典型有机农业生产区域,以代表性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调查评估对象,开展有机和常规农业生产模式的农田生物多样性、面源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等环境因子的定量化比较研究,建立有机农业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研究提出加强有机农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构建有机农业环境效益定量化评估方法;
(2)提出实现良好环境效益的有机农业管理模式;(3)编制《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估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以不同地区的大宗有机农业为研究对象,(1)有机农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2)有机农业的面源污染减排效益;(3)有机农业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效益;(4)我国有机农业环境效益综合评估与管理模式。
6、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与环境监管技术研究
目标:调查分析我国现有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监管技术应用现状,建立适于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出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和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技术规范,为推进农村污染减排、保障农村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监测技术规范》(草案);(2)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
(3)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技术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1)选取不同生态经济区的典型农村,调研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综合评价和环境监管技术体系现状;(2)针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特点,以农村多类型饮用水、地表水、空气、土壤、地下水、敏感生物及植被等为研究对象,以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生态监测数据相结合,筛选优化监测技术指标,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3)研究建立以乡镇-村为单元的不同类型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提出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4)研究提出适宜于不同类型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技术规范。
7、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与评价方法研究
目标:筛选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的模式物种,开发转基因作物对模式物种的毒性效应检测技术和方法,筛选毒性效应指示物,建立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估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提出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的代表性物种;提出毒性效应指示物1-2 种,敏感指示物的筛查与检测技术1-2 项;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1-2 项;提出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监管的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主要转基因作物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现状调查,并结合区域内重要生物物种资源分布状况,评价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生态风险。针对陆生与水生两大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筛选合适的模式物种,查明毒理学效应的靶标部位,筛查毒性效应的指示物,建立敏感指示物的筛查与检测技术,研究转基因作物对其发育、生殖、免疫的毒性效应,建立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
8、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绿色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
目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优先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评估优先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优先区社会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模式,为实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的目标和联合国2020 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优先区环境问题诊断技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力分析技术、社会经济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2)提出优先区鼓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技术政策2-3 项、环境经济政策1-2 项、绿化发展模式3-4 套;(3)提交典型案例研究报告5-6 份。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影响趋势。探讨优先区生态农业、循环工业以及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的内在联系,建立优先区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针对森林、草原、湿地等类型优先区的不同特点,研究并提出优先区关键行业环境准入条件,研究优先区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和濒危物种保育模式,研究因利用生物多样性而产生的惠益分享和财政激励机制,并选择重点优先区开展示范,建立不同类型的绿色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9、草原文化遗址地区区域开发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监管技术研究目标:建立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与关键监测技术方法,掌握其风险源和风险强度;科学构建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与预警,确立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可调控关键因子,建立基于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长效保护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与环境监管模式,实现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主要考核指标:(1)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2)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源评估技术指南;(3)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模型;(4)基于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环境监管技术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1)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源及关键因子识别;(2)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3)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4)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技术;(5)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6)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长效生态保护与环境监管模式。
10、干旱地区高寒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监控与保护研究
目标:以干旱地区高寒草原自然保护区中湿地及周边区域为对象,揭示干旱地区高寒草原湿地在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机制及尺度效应。研究干旱地区高寒草原湿地生态安全监控的指标、评估方法和评估规程,提出生态安全分区的方案和保护管理对策,以及保障高寒草原湿地生态安全的政策框架和长效运行机制,为干旱地区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及水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提交干旱地区高寒草原湿地生态安全监控的指标、评估的方法及评估规程;干旱地区高寒草原湿地生态安全分区方案和保护管理对策;提出保障高寒草原湿地生态安全的政策框架和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干旱地区高寒草原自然保护区湿地及周边区域土壤理化性状、植物群落结构、植被覆盖度、水环境、生态系统结构现状基础数据库。
主要研究内容:干旱地区高寒草原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现状及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干旱地区高寒草原湿地及周边区域生态安全监控的指标、评估方法及评估规程;干旱地区高寒草原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对流域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及尺度范围;干旱地区高寒草原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安全分区方案及保护管理对策;保障高寒草原湿地生态安全的政策框架和长效运行机制。
11、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目标:以流域综合规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水资源、产业结构、生态系统、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影响机理,构建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水文情势变化和生态系统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解决制约流域综合规划环评开展的主要技术瓶颈。
主要考核指标:(1)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技术与方法;(2)不同尺度流域综合规划水文节律影响预测模型;(3)不同尺度流域综合规划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技术与方法;(4)典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应用案例;(5)宏观政策咨询报告不少于5 篇。
主要研究内容:(1)流域综合规划实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效应研究;(2)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3)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敏感目标的识别技术研究;(4)不同尺度流域综合规划对流域水文节律的影响及其预测模型研究;(5)不同尺度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6)不同尺度流域综合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7)典型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