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7、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目标:通过对我国农药助剂使用及环境残留调查,明确农药助剂污染特征,开展农药助剂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建立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建立农药助剂分类分级控制管理制度,提出农药助剂产业全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为农业源污染控制与农业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2)农药助剂分类分级环境风险关注名单;(3)农药助剂产业全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1)农药助剂使用及污染状况调查。通过农药助剂使用及环境残留状况调查,明确我国农药助剂环境污染特征,建立农用助剂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研究数据。(2)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通过实验室内和野外试验,开展不同类型农药助剂环境持留、生物富集与食物链传递等环境行为研究,以及其对环境生物的内分泌、基因、致死等毒性效应研究,提出农药助剂环境风险关注阈值,建立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3)农药助剂环境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开展农药助剂分类分级源头控制管理制度研究,提出农用助剂环境风险重点关注名单;开展农药助剂生产、储藏、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环境安全管理技术和制度研究,建立农药助剂产业全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8、极高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化学品筛查方法和清单研究
  目标:建立极高持久性(vP)和极高蓄积性(vB)化学物质的筛查方法,开展我国高产量化学品极高持久性和极高蓄积性的筛查,提出我国化学品管理和重点行业优控vPvB 的初步清单。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vPvB 筛选模型,该模型包括不少于15 类100 种化学品的实测食物链传递系数;(2)提出vPvB 筛查技术导则;(3)我国vPvB 高产量优控化学品初步清单。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不同类型vPvB 化学品在我国典型水域食物网中的传递系数;测定vPvB 化学品的毒代参数;基于化学物质结构、理化参数和体外毒代参数,建立vPvB 化学品的筛选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我国高产量vPvB 化学品的筛选,提出我国优控高产量vPvB 化学品初步清单。
  9、化学品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技术研究目标:解决化学品环境危害性鉴定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提出化学品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中的优化测试技术指南。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化学品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中的优化测试技术指南;(2)提出新化学物质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的关键技术程序和降解性判别方法;(3)建立指南和关键技术程序的数据应来自至少3 家合格实验室、至少3 个地理区域或污水处理工艺类型;(4)项目总试验重复次数应至少20 次(实际数据量大于2000)。
  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生物降解接种物、不同降解测试终点的适用性研究;(2)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工艺对接种物的影响;(3)开发低浓度下生物富集测试技术及标准化程序;(4)富集试验中的暴露方式及其对结果的效应研究;(5)开展降解微生物活性特征及毒性快速诊断研究。
  10、超高灵敏二恶英类生物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目标:为落实《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中对二恶英类生物筛查法开发和应用的要求,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且有超高灵敏度的二恶英生物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开展二恶英类生物检测法在固体废物与土壤中二恶英类筛查的应用。
  主要考核指标:(1)所开发的二恶英类生物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检出下限低于0.01 pg/assay,动态检测浓度范围达到3 个数量级;(2)该方法与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的误差不大于100%;(3)对100 个以上的焚烧飞灰等固体废物、200 个以上的土壤样品开展二恶英类含量的筛查;(4)提出土壤/沉积物、飞灰等报告基因生物筛查法标准文本。
  主要研究内容:构建超高灵敏度二恶英生物报告基因质粒,以该质粒为基础构建二恶英生物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利用TCDD 等标准品获得其MDL、EC50 等关键参数,以该系统为基础,对典型固体废物、土壤等环境样品进行二恶英类含量的筛查,并与HRGC-HRMS 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适用性;提出二恶英生物分析方法标准。
  11、区域POPs 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研究
  目标:揭示POPs 环境污染与本地水生和陆生生物体内POPs 残留的关系,筛选具有指示性效应的生物物种,建立指示性生物体POPs 残留表征区域环境POPs 污染的方法。
  主要考核指标:(1)研究的POPs 的种类不少于4 类,即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和PFOA/PFOS;(2)分析实际环境介质和生物样品不少于400 个;(3)建立区域POPs 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指南和POPs 污染指示性生物表征方法指南; (4)提出的敏感指示性生物不少于5 种。
  主要研究内容:以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控制的POPs 为研究对象,在区域范围开展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POPs 环境残留分析测试,选择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常见的陆生和水生生物物种,进行POPs 生物体内残留测定,揭示环境中POPs 污染特征与生物体内POPs 残留之间的联系,估算生物体对环境中POPs 的富集放大系数。寻找敏感指示性生物,建立指示性生物对污染水平的预测、表征和风险评估方法。
  12、我国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检测方法、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目标:建立适用于我国不同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体内抗性基因分析检测的标准方法技术体系,获取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养殖业、制药业、医疗业)以及不同区域抗性基因污染基础数据,弄清我国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空间和行业污染特征,提出我国抗性基因污染实施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策略,为控制新型污染物和防范环境风险提供基础技术准备。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不同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体内抗性基因定性定量化指标分析检测的标准方法,编制《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抗性基因污染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范》(草案);(2)监测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抗性基因污染;提交《我国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空间和行业污染特征》报告;(3)特征抗性基因污染的优控行业企业名录;(4)提出对我国抗性基因污染实施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对策,编制《我国抗性基因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控制对策》报告(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在建立一整套通用的适用于不同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体内抗性基因定性定量化指标分析检测的标准方法基础上,研究抗性基因在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构建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抗性基因污染的第一手数据库。以控源排放作为重点,筛查抗性基因污染排放严重的行业作为优控对象,评估现有行业废水控制排放技术体系对抗性基因污染的控制现状,提出针对特征抗性基因污染的优控行业企业名录。在以上数据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抗性基因污染实施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对策,提交《我国抗性基因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对策》报告(建议稿)。
  (四)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领域
  1、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目标:研究建立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技术和措施,为科学有效地防范土壤污染事故和土壤环境损害的发生提供管理手段。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指标体系;(2)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以工矿企业(如各类工业企业、采矿区尤其是尾矿库所在区域)周边土壤为管理对象,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管理水平的工矿企业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潜在风险;研究提出分级分区管理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技术指南。
  2、土壤典型污染物生态毒理评价及其在标准制修订中的应用
  目标:以典型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适合我国情况的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学评价,为土壤环境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获取镉、砷和苯并(a)芘在我国典型土壤中的生态毒理学阈值;(2)提出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取值的制修订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以镉、砷和典型有毒有机污染物苯并(a) 芘为研究对象,筛选适合我国特点的土壤生态毒理评价代表性物种(植物和土壤无脊椎动物);针对我国典型类型土壤开展室内和野外尺度生态毒理学试验;研究提出基于不同土壤类型和生物受体的污染物生态毒理学阈值,并探讨其在土壤环境标准制修订中的应用。
  3、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微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目前石油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指标复杂,对设备和分析时间要求较高,难以快速确定毒性水平等问题,研究开发基于生物传感的石油污染土壤快速检测的特异性方法,提高污染监管水平。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评价指标;(2)提出石油污染土壤毒性的微生物传感快速监测的特异性方法及技术导则。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筛选并优化生态毒性快速评价指标;研究评估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指标的代表性,建立基于土壤污染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的微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实际石油污染土壤开展方法学验证。
  4、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负荷核算和防治技术集成模式及绩效评估
  目标:以集约化种植典型地区为研究区域,建立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和污染负荷核算技术方法;筛选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适应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出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模式,建立不同集成模式面源污染防治效益评估技术体系;建立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和绩效评估方法,为保障集约化种植区域农产品增产及环境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种植业面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与监测技术规范(草案);(2)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技术规范(草案);(3)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和关键技术清单3-4 套;(4)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模式3-4 个,集成模式绩效评估方法1 套; (5)提出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和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绩效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