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3、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类与防控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类和防控技术缺乏等问题,结合地下水污染源类型、分布、污染物构成与污染途径分析,建立适合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方法,提出地下水污染源防控技术,为我国地下水污染源治理提供技术与方法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的系列指标(2)形成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方法;(3)开发出2~3 类地下水污染源防控技术,提出技术有效性评估方法;(4)制订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不同水文地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与污染物构成分析,探讨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量化方法,研究污染源强分类系列指标与方法;基于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与污染源强综合控制与复合阻断技术研究,示范性评估技术有效性,形成地下水污染源分类与防控技术体系。
  4、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目标: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体系, 开展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 研究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方法,提出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策略;研究设计典型地区典型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和指标体系,优选实用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制定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模式,为华北平原地下水防控技术提供示范。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体系;(2)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技术指南(建议稿)》;
  (3)提出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4)编制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1)建立适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主要来源、成因和分布状况,开展华北平原石家庄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案例示范研究。(2)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技术指南,构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分区体系,开展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案例示范。(3)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影响,以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源为重点,兼顾区域尺度,研究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和指标体系,制定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控分阶段目标。(4)评估不同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实用性、技术有效性、经济可行性,构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提出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
  5、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对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问题,建立污染范围和程度的生物监测方法,评价尾矿库周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提出可操作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尾矿库渗漏对周边地下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给出尾矿库周边地下水安全警戒线;提出尾矿库渗漏的防控管理技术及已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为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与修复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一套规范的生物监测地下水污染的方法;(2)给出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分类系列指标;(3)提出尾库矿生态风险防控区划分方法;(4)开发出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及修复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金属冶选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研究反映污染状况的生物监测新方法;基于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不同水文地质、埋藏条件、污染源类型与污染物构成,结合生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采取源头控制与过程阻断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思路,受污染地下水回用,控制地下水的流向,修复尾矿库周边污染的地下水,建立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示范基地。
  6、入海排污口设置与直排海污染源监管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目前我国入海排污口的设置缺乏科学、统一的技术论证和审批监管规程以及直排海污染源分布和排污状况不明确等问题,研究制定入海排污口选址与排污方案优化技术导则、混合区划定技术导则,制定入海排污口设置-审批-监测-考核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建立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地理信息系统,提高我国直排海污染源与入海排污口环境管理水平。
  主要考核指标:(1)入海排污口选址和排放方案优化技术导则或指南(征求意见稿);(2)入海排污口/污染源直排海混合区划定技术导则与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3)入海排污口审批监管工作规程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4)我国各海区重点直排源/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研究内容:(1)入海排污口选址与排放方案优化技术研究。研究损害污纳海域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和影响海域容量的限制因子,研究不同排放方案(近岸和深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从规划相符性、资源可持续性、环境影响可接受性、工程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系统地提出入海排污口选址及排放方案优化的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方法。(2)入海排污口/污染源直排海混合区划定技术研究。研究入海排污口/污染源直排海混合区控制污染物的选取、主控污染物混合区大小的确定原理与方法,针对混合区制定生态补偿方案与风险防范措施的原则与技术方法,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纳污海域特征的直排口入海混合区划定技术规范和对应的控制标准。(3)制定入海排污口监管工作规程。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和入海排污口选址与排放方案优化技术导则、混合区划定技术规范为依据,以排污口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制定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审批-监测-考核的监管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和方法。(4)提出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开展我国不同类型直排入海污染源、入海排污口特征、以及受纳海域环境特征调查研究,构建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数据库。
  7、入海河口区水质标准和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不同类型河口流域环境胁迫下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特征,构建河口水域水环境管理分区技术方法;建立反映河口生态环境状况的水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初步构建河口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海水水质标准》的有效衔接,并在典型河口进行适用性验证。
  主要考核指标:(1)《入海河口水环境管理分区技术法》建议稿;
  (2)《河口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议稿;(3)《河口区生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议稿;(4)典型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实施示范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类型大中型流域的入海河口,开展河口区水文、水动力、水质、沉积物和水生态系统特征及演变规律调查研究,阐明河口水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过程与重要突变时段,提出河口区管理分区的技术方法;统筹《地表水质量标准》与《海水水质标准》,建立河口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口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河口区水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河口区生物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建立基于群落分析的河口区生物评价技术方法;选择若干不同类型典型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实施示范研究,探索河口区水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
  8、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状,研究制定能反映海域环境压力、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状况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海岸带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2)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技术方法(建议稿);(3)近岸海域湿地退化评价方法(建议稿);(4)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5)典型海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施示范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能反映近海环境压力及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体系,构建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框架。以《海水水质标准》为依据,建立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表征方法、健康状况等级划分方法,建立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海岸带湿地退化和湿地生态功能损失状况,建立滨海湿地退化评价方法研究;针对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结合海域环境背景状况,研究富营养化指数等级划分及评价方法,提出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表征方法;基于近岸海域各环境要素评价结果,研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的计算方法,建立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以东海海区、渤海海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示范。
  (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1、氨排放对华北地区细颗粒物(PM2.5)形成的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
  目标:测定华北地区农业化肥、畜牧业、生物质燃烧、化工等氨排放重点行业的排放因子,确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提出华北地区氨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方案建议,定量评估氨污染源减排对二次细粒子的控制成效,为我国细粒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支持,为氨污染源环境监督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1)农业化肥、畜牧业、生物质燃烧、化工等氨排放重点行业的排放因子;(2)重点行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及排放量估算;(3)各季节华北区域氨减排的技术手段和控制对策及其对大气细粒子的控制效果;(4)重点行业氨排放控制方案及环境监督和管理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建立华北地区典型的农业施肥、畜牧业、生物质燃烧、化工等氨排放重点行业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确定排放因子;确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氨排放特征的影响水平,并建立高时空分辨率氨排放清单;提出氨减排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定量评估氨排放源控制对削减大气细粒子的作用;对氨减排技术进行费效分析,综合评估氨减排环境和经济效益,提出氨污染源控制方案,并定量评估其实施效果,提出具体的环境监督和管理建议。
  2、PM2.5/PM10 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法关键技术研究目标:以国家标准方法HJ618-2011 PM2.5/PM10重量法为基础,对于采用β射线原理、TEOM 微震荡天平原理以及光散射原理PM2.5/PM10自动监测方法进行比对研究,确定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方法和准确性检验方法,提出我国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技术方案和质量保证/控制方法,为保证即将在全国陆续开展的PM2.5/PM10监测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