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金融标准化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主可控、开放兼容的科学的标准体系。加快重要金融标准的研制和发布,重点研制信息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银行间市场交易、电子支付、移动支付、金融业务连续性等亟待制定的标准,在监管标准、业务规范标准以及新技术相关的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标准建设力度,计划五年时间制修订200余项金融标准。
加大金融标准的贯彻实施力度,引导建立金融标准体系,引导和支持若干重点领域金融标准的实施,以系统建设为源头,以大型金融机构为龙头和核心,探索和构建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加大金融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推动以机构为主体的金融标准化工作局面的形成。逐步建立金融标准的检测认证机制,加强对金融标准实施中的检测和评定,形成应用金融标准的良好环境。加强金融标准化的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立金融机构参与标准化活动的激励机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参加标准化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金融业实质性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化活动的水平,促进国内金融标准的制定与国际金融标准的衔接,努力提升国内已成熟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金融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步加大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的范围和深度,加强对国际金融标准和国外先进金融标准的跟踪研究和采标,认真准备并承办好2013年国际金融标准化组织金融服务技术委员会(1SO/TC68)年会等有关国际会议。
通过金融标准的贯彻实施,实现信息共享,加强行业管理,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四)改造完善交易系统,提升金融市场信息化服务水平。
推进银行间市场、资本市场等交易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推出外汇期权交易、信用缓释凭证(CRM)交易,完善担保品业务功能和债券借贷功能。加大银行间市场的信息化创新力度,加强银行间市场各协作机构之间、各机构与市场成员之间的直通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交易、清算与结算的效率和流动性。证券期货市场保持足够的交易结算处理能力,可适应证券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支持国际版、国债期货、期权等品种的交易,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
积极开展碳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推动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逐步构建起包括直接投资融资、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的碳金融平台。
(五)加快面向中小企业与“三农”的金融服务信息化步伐,提高金融普遍服务能力。
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信息化服务水平。研究推动中小企业贷款在线审批,建立审批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电子商业汇票在中小企业客户中的使用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积极拓宽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发展中小板市场,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
提升面向“三农”的金融信息化服务水平。丰富“三农”金融服务产品,适应农产品交易、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保险等业务需求的增长。积极拓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流动金融服务网络,发展“三农”电话银行和电话保险,通过优化网点布局等方式,扩大“三农”业务的覆盖面。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三农”业务发展提供安全、稳定、顺畅的运营环境。加强信息技术的窗口功能,利用信息技术面向农民宣传金融知识和金融服务,提高农民财富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能力。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中小企业、农户及其他农村经济主体信息的采集覆盖面,支持中小企业、农户及其他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融资。建设适合当地中小企业、农户特点的信息服务平台,并通过该平台积极宣传信用知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六)信息化支持金融机构转型,提高特色化、综合化、国际化经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