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3.0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0%;2010~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200.3千克,比对照增产5.1%;两年平均亩产191.6 千克,比对照增产5.6%;201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1.4千克,比对照增产7.2%。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18日左右播种,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2.栽培密度,移栽每亩6000~8000株,直播每亩10000~12000株。3.亩施纯氮15千克以上;氮、磷、钾肥按1:0.5:0.9配合施用。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追肥应注意苗肥重、苔肥轻,花期看苗根外补施,追肥以尿素兑清粪水浇施为好。4.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02
品种名称:蓉油18
选育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蓉A0068×蓉C2970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子叶肾型,裂叶3~4对,叶色深绿,叶柄长,心叶绿色,叶缘锯齿状,幼苗半直立,有蜡粉。苔茎微紫。花瓣黄色、中等大,平展、侧叠。株形扇形。角果枇杷黄,近直生。种子圆形,种皮黑色。全生育期223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3天。株高199.0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69.3个,每角粒数18.1粒,千粒重3.74克。菌核病发病率13.33%,病指7.48;病毒病发病率0.87%,病指0.38。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15%,饼粕硫苷含量17.75微摩尔/克,含油量42.97%。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8.7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3%;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7.5千克,比对照增产8.0%;两年平均亩产198.1千克,比对照增产9.5%;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2.2千克,比对照增产13.6%。
栽培技术要点:1.长江上游冬油菜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苗龄30天左右,壮苗移栽,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每亩密度6500株左右。2.亩施0.5千克硼砂、50千克过磷酸钙和15千克氯化钾混合作底肥穴施;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12.5千克左右,底、追肥比例1:1,多施有机肥。3.防治病害,苗期、果期药剂防治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03
品种名称:德新油49
选育单位: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E12AB-2×NR59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片深绿色,2~3对裂叶,有缺刻,叶缘钝齿,有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黄色、呈侧叠状。全生育期219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3天。株高193.1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46.5个,每角粒数19.6粒,千粒重3.92克。菌核病发病率11.52%,病指6.15;病毒病发病率0.48%,病指0.14。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95%,饼粕硫苷含量19.2微摩尔/克,含油量41.42%。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9.2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6%;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16.8千克,比对照增产12.8%。两年平均亩产203.0千克,比对照增产12.2%。2010~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9.0千克,比对照增产16.1%。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1:5,培育壮苗,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10月上旬播种,及时间苗定苗。2.中等肥力条件下,育苗移栽每亩7000~9000株,宽行窄株种植;直播每亩12000~15000株。3.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70千克、硼砂1.5千克左右,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在初花期应叶面追施硼肥,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千克,特别强调施用硼肥,亩用硼砂0.5~0.8公斤作基肥沟施或兑水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期、苔期、花期作根外追肥。4.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虫和蚜虫,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04
品种名称:阳光198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2005/中双7号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苗期半直立,顶叶近圆形,叶色中绿,腊粉少,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3~4对,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黑色。全生育期225天,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株高19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匀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49.7个,每角粒数18.2粒,千粒重3.61克。菌核病发病率13.79%,病指8.06;病毒病发病率1.58%,病指0.5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20%,饼粕硫苷含量23.8微摩尔/克,含油量44.35%。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1.8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3.4%;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9.6千克,比对照品种减产0.3%;两年平均亩产180.7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5%;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6.2 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上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苗龄控制在30天左右,10月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0.2~0.4千克。2.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每亩8000~9000株,直播每亩15000~20000株。3.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硼砂1.5千克左右,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追施苗肥,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千克,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施硼肥,应在苔期喷施0.2%硼肥。4.防治病害,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05
品种名称:广源68
选育单位:荆州市广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68A×R2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苗期半直立,顶裂叶较大,叶色绿,无腊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裂叶较深,叶脉明显,叶缘波状。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黑色。全生育期223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株高195.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上生分枝类型,单株有效角果数439.3个,每角粒数18.3粒,千粒重3.84克。菌核病发病率10.47%,病指5.57,病毒病发病率0.32%,病指0.10。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低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18.11微摩尔/克,含油量42.59%。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4.8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5.2%;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2.6千克,比对照增产12.0%;两年平均亩产183.7千克,比对照增产8.7%;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6.3千克,比对照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上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倒为1:5,培育大壮苗,苗龄控制在30天右右,10月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每亩用种量0.2~0.3千克。2.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每亩8000~10000株,直播每亩12000~18000株。3.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50千克、硼砂1.5千克,注意氮、磷、钾能配比施用;早追苗肥,活棵后亩追提苗肥8千克尿素,1月底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施硼肥,应在苔期喷施0.2%硼肥。4.防治病害,初花期一周内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06
品种名称:亚科油58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492A×P5-6
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叶色常绿,基叶裂片2~3对,叶缘浅缺刻。苔茎粗壮,绿色。全生育期224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株高198厘米,株型较紧凑,一次有效分枝数8.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2.5个,每角粒数20.6粒,千粒重3.44克。菌核病发病率13.31%,病指7.85,病毒病发病率0.41%,病指0.12,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抗,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1%,饼粕硫苷含量23.03微摩尔/克,含油量41.97%。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9.8千克,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0%,2010~201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02.2千克,比对照增产5.2%,两年平均亩产191.0千克,比对照增产5.6%,2010~101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1.1千克,比对照增产11.3%。
栽培要点:1.育苗移栽9月中旬播种,每亩苗床播种量0.5~0.6千克,苗龄30~35天时移栽,每亩密度8000~10000株;直播9月下旬播种,每亩播种量0.25千克,每亩留苗12000~15000株。2.每亩施纯氮12~15千克、五氧化二磷7千克、氯化钾8千克、硼砂1.0千克;施足底肥,早追苗肥,轻追腊肥。3.冬前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春后注意清沟排水,防治菌核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