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条提出应根据电力系统缺电特点补充相应的电源。对于系统电源不能满足调峰要求时,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可采用的调峰手段和调峰措施如下:火电中小机组启停调峰,提高现有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合理扩大现有水电的调节能力和装机容量,新建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新建抽水蓄能电站,扩建有调峰能力的火电厂,新建燃气电厂,新建其他新型调峰电源和扩大系统联网等。
3.第6.4条有两个含义:对于规模较大的电网,应优先选择高效低耗的大容量机组,包括超临界大型机组等,目前我国超临界大容量机组生产正在研制中,但从长远观点看,采用超临界大型机组是发展趋势,宜根据具体条件予以考虑。对于规模较小的电网也应吸取个别电网单机容量过大的教训,合理选择单机容量。
4.第6.6条中规定的电源规划必须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电源方案,应包括相应的网络部分。“技术经济比较”,指技术比较和经济评价。
第七章 电网规划
在现行的有关技术导则、规程中对电网规划的技术要求均有详细规定。在新的形势下,本章强调电网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开拓电力市场,树立为客户服务的观念,以目标网架为重点,促进全国联网。
1.第7.2条针对当前城网和农网规划工作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规划重视不够,城网、农网发展滞后,安全可靠性低,网损高,经济效益差,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提出规划应统筹考虑所辖地区内的城网和农网规划,把城网和农网规划纳入电力发展规划,加强对城网、农网规划工作的领导。
2.第7.3条,目标网架指规划水平年的最终网架,规划水平年以前的电网发展必须以目标网架的形成为原则。
3.第7.4至7.5条,由于资源与负荷分布不均,存在受端网络和送端网络。为更好地满足客户供电要求,强调应建设坚强的受端网络,同时做好送端网络规划。但电力系统不宜绝对地分成受端网络和送端网络。
4.第7.6条,联网指跨区联网、跨区送电、全国联网和周边国家联网,联网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在条件成熟时促进联网。
第7.6条第5款,我国已建有一些联网工程,但大多效益不够明显,其中重要原因是管理体制问题,因此本条提出在联网规划时,还要研究提出联网的经济管理和调度管理方式的建议,为取得预期的联网效益创造条件。
5.第7.7条,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有功电源,轻无功电源建设的问题,特制定本条予以强调。
6.第7.8条,随着系统不断扩大,短路电流越来越严重,成为电网规划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制定本条予以强调。
7.第7.9条,由于二次系统设备更新较快,长期规划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不同阶段的二次系统规划可采取不同的深度。
二次系统的四个专业由于条件不同、性质各异,规划时可按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例如通信、调度自动化侧重于整体规划,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侧重于配置原则等。
8.第7.10条,本条中不同的电网规划方案是指对推荐的电源方案提出多个电网方案。
第八章 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
环境及社会影响分析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所必需的,以往规划工作对此重视不够。因此,《原则》把环境和社会影响作为电力发展规划的一章,突出其重要作用。
1.第8.2条,根据国内外规划工作经验和我国环保管理要求,本条给出了环境影响需分析的指标,在具体操作中可酌情调整。
洁净煤燃烧技术包括循环流化床、加压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联合循环等。
2.第8.3条,《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到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在国家环保“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指标值。
目前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还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在酸雨问题突出和污染负荷集中的城市地区已成为电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根据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和电力工业特点,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平衡分析、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是环保规划工作的重点。五年规划的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政府对于项目环保审批意见。应在电力发展规划中通过多方面分析比较,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以解决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
“总量空间”是指电力部门根据政府提出的总量指标允许建设的装机方式和总装机容量,与规划方案的装机方式和总装机容量的差距。
3.第8.4条,由于过去主要通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进行逐项审批和管理,因而对污染源密集又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区域,难于达到从整体上保护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