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专项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按照“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农机农艺相结合,产学研推相结合,努力改善农机化科技保障条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转化能力,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农机化技术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适宜不同区域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油菜、棉花、甘蔗、花生、薯类和果蔬茶类等作物关键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基本定型并在主产区全面推广应用,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装备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节水、节肥、节种、节药、节油等低碳节约型农机化技术进一步熟化。

  2.农机化科研条件逐步改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和试验基地布局合理,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3.农机农艺融合、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高。

  4.农机化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领军型科学家和科研骨干数量较快增长,形成学科齐全、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精干高效的农机化科技创新队伍。

  四、重点研究任务
  (一)加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共性技术研究。围绕制约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机械化的共性技术,开展机械化耕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农机鉴定与检测技术研究。

  1.机械化耕作技术。重点研究不同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与装备,优化与提升丘陵山地耕作机械性能。

  2.机械化种植技术。重点研究种子播前处理技术、气力精密播种技术、高效移栽技术。

  3.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重点研究精准施药技术、农药施用关键基础部件和适宜不同作物的植保机械以及中耕、施肥技术与装备。

  4.节水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低成本、智能型喷灌、微滴灌技术及设备,研究中小型多功能抗旱节水机具。

  5.机械化收获技术。重点研究籽粒类、根茎类、茎秆类和果蔬类作物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收获装备作业状态监测及控制技术。

  6.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研究秸秆高效收集、贮存、运输、压缩成型及综合利用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7.种业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种子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8.农机鉴定与检测技术。重点研究农机试验鉴定评价方法与检测技术、主要粮食作物机械的田间测试技术、农机安全监理检测技术与设备。

  (二)突破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食物供给安全的战略需求,以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为目标,重点突破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甘蔗和果蔬茶等机械化技术瓶颈,形成适宜不同区域、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1.水稻:重点研究高效精量直播、杂交稻及超级稻育秧与栽插、大喂入量联合收获、高湿稻谷干燥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2.玉米:重点研究精量播种、适宜对行收获、摘穗收获、籽粒收获、玉米青贮收获与茎秆还田或切碎回收技术与装备。

  3.薯类:重点研究马铃薯和甘薯等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复式种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挖掘、分离、分选和装袋等多功能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4.油菜:重点研究适宜不同种植条件的油菜直播与移栽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稻麦油兼用高效低损失联合或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5.棉花:重点研究适宜机采收的棉花精量播种技术与机械、打顶机械、低成本棉花收获技术、中小型收获机械、场上预清理加工配套装备。

  6.花生:重点研究根茎类作物多功能联合收获机具、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的花生分段收获机具、低破损剥壳机和高效筛选分级加工设备等。

  7.甘蔗:重点研究甘蔗种植、联合收获和切段式收获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8.果蔬茶:重点研究果园和茶园管理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茶叶采摘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果蔬茶采后处理和自动化加工技术与装备、蔬菜播种育苗生产成套设备、蔬菜移栽与收获机械化技术。

  (三)加快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装备与技术研究。围绕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战略需求,重点研究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装备。

  1.设施园艺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果蔬花卉等园艺作物和食用菌等生长信息采集与环境智能化控制装备、设施栽培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设施园艺机械化作业技术与装备。

  2.畜禽养殖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畜禽舍自动化饲喂和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健康养殖工艺模式和成套装备等。

  3.渔业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智能化增氧、投饵和水质监控设备、水产品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节能、环保、健康和高效的养殖技术等。

  4.农产品初加工。重点研究谷物干燥、智能化分选技术与装备等。

  (四)加快牧草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围绕有效保护和开发草原、提升草原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战略需求,重点研究草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加大丘陵山区机械化技术研发力度,实现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突破。

  1.草业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草场生态恢复与改良技术工艺和装备,研究牧草联合收获与深加工技术及配套机具、牧草制种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2.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适宜丘陵山区水稻和油菜生产的轻便型耕整地、种植与收获作业机械,研究果蔬、薯类、茶叶、蚕桑和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田间运输、田间管理、保鲜和烘干等产后加工技术与装备。

  (五)加强农机化软科学研究。重点研究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理论、战略与政策,研究农机化技术模式与技术路线、农机化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农机化生产与服务信息化、农机化标准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新体系。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组织领导,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需求,明确重点任务,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强与科技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推进部门科技资源的统筹配置。发挥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和全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专家库专家的决策咨询作用。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体系,完善科研、制造、教学和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经费投入。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鼓励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对农机化的投入,重点支持农机化应用基础研究、行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让优势科研团队及成员获得长期、稳定和持续支持。完善农机化公益性项目科技立项与绩效考核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科技持续创新。

  (三)加强联合协作,健全创新机制。建立多学科协作攻关长效机制,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特别要围绕农机化发展中的重大科研问题,加强农机农艺专家的协作。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集成和融合品种、栽培和农机化技术,探索全程机械化的合理生产模式,研究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科研、教育、企业和推广等多部门合作,建立产学研推协作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

  (四)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改善农机科研院所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谋划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体系示范工程、经济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工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机械化技术示范工程等,以重大工程建设为载体,加速科技成果熟化集成和示范推广。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建设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工程”和“农业信息化”等学科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争取增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农机化技术专家数量,保证大部分农产品技术体系中配备机械研究室和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新增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任务。

  (五)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技术交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依托重大工程或专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扶持民族企业和品牌的发展,积极引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产品扩大出口。支持农业机械化相关学科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强政府间农机化项目合作,组织好中外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学会和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学术交流与合作。

  附件2:
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前 言

  一、“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成就

  (一)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日益完善

  (二)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三)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能力明显增强

  (四)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制度初步建立

  (五)农机化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机人员整体素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