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电力工业“十五”规划

电力工业“十五”规划
(国家经贸委 2001年1月1日发布)


前言

  电力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用事业。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使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缺电局面得到基本缓解。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拥有发电装机容量和电力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还很低;电力工业快速发展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开始显现;电力使用者对降低价格、改善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力工业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为了满足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要求,电力工业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适当加快电力发展,以保证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突出结构调整,加强电网建设,促进西电东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深化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步伐,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九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1.生产能力持续增长,消除了电力“瓶颈”的制约
  “九五”以来,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长期存在的严重缺电局面得到了基本缓解,消除了电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到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1932万千瓦,其中水电7935万千瓦,占24.9%;火电23754万千瓦,占74.4%;核电210万千瓦,占0.7%;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33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13685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16.4万公里,其中500千伏输电线路2.7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1000万千伏安,其中500千伏变电容量9400万千伏安;500千伏直流线路1045公里,额定换流容量120万千瓦。
  2.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电力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外,我国已经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川渝和南方互联等7个跨省区电网,以及山东、福建、海南、新疆、西藏等5个独立的省级电网。除西北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为330千伏外,其它跨省电网和山东电网均已建成500千伏主网架。华东电网装机容量已超过5000万千瓦。全国最大的火电厂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最大的核电站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随着三峡输变电工程、东北和华北联网等工程的实施,电网发展已开始进入大区电网、独立省(区)电网互联的新阶段。目前,我国已初步掌握60万千瓦火电机组和5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技术;核电、直流输电技术的国产化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已经具备修筑240米高双曲拱坝、180米级各类大坝和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能力。
  在电力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工程安装质量、工艺及机组投产移交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大电网的计算机监控调度系统进入了实用化阶段,电网运行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管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华东等电网主网稳定性达到了三相故障不失稳、不损失负荷的水平,全国各主要电网频率合格率均达到99.9%以上。 2000年全国供电煤耗为394克/千瓦时,比1995年的412克/千瓦时下降了18克/千瓦时;线损率从1995年的8.8%下降到7.7%。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