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5)各校要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农科本专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本校实际,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和拓宽基础,加强计算机、外语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文化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管理措施入手,切实加强外语课程建设,力争在3-5年内,使农林本科教育的外语水平达到或接近全国普通高校的平均水平;改善条件,大力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全学程学生人均独立上机时间农科类专业要达到50-60小时以上;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新形势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设经济、法律和管理类课程,使学生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增强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以利于因材施教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积极探索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多规格、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高等农林院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方面进行了许多改革试点,如本科“基础+模块”模式、三段人才培养、“3-1-1”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到预分配的工作单位实习,然后再返校有针对性地学习一年)、“5-2-1”模式(即前五学期在校学习,然后参加生产实践二学期,最后再学习提高一学期)、主辅修、双学位等;专科“2+1”模式(即前二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参加生产实践)、“3-1-1-1”双循环模式(即前三个学期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第四学期到生产单位参加劳动,第五学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返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后第六学期再参加实践)等,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为探索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新鲜经验。各校要借鉴这些经验,根据自身条件和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研究,大胆进行实践,创造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四)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7)加强课程建设,并通过课程建设带动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更新。要制订规划,高度重视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课程,使之达到“一类(优秀)课程”标准。开展课程评价,推动课程建设,保证课程质量,逐步减少和杜绝不合格课程。
(8)各课程要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实际。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少而精 ”的原则,突出重点、要点。要合理设计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处理好课程间的内容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立科学的内容体系。
(9)各校要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加强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管理,提高教材的配备率、适用率和更新率。编写教材要计入教学工作量,给予一定的经费保证,建立教材评优奖励制度,促进教材质量的提高。有条件的学校要筹资设立教材建设基金,重点扶植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
(10)转变教学思想、抓好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旧教学思想;提倡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开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电化教学,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录像和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技术作为信息运载与传递手段直接介入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加快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五)加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11)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要明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专业人才中的作用和基本教学要求,对每个实践环节进行精心安排,使之建立以实验课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系列,以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为主体的实践训练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系列。在此基础上,对三者进行整体设计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纳入教学计划,按教学层次贯穿于培养全过程。
(12)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校内教学基地的建设。学校的实验场(农场、林场、牧场、渔场等)要端正办场指导思想,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方向,实行“内联外引”,多种经营,增强自我发展的活力,逐步使之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和实验场多方筹资,单独立项,有计划地加强实验场的建设,把实验场逐步建成为教学的实习基地,科研的试验基地和推广的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