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过2000字)
(一)管理举措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了多方面的准备,各项管理举措正在构建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围绕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构建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主,政劳资学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框架体系,全方位推展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全总成立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工作进行总体领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研究生管理由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教学督导委员会由院长、主管副院长、各系部正副主任和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机构的领导组成,负责监督指导全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专门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务管理,研究生办公室主任由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的副秘书长担任。研究生办公室负责研究生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同时,负责专兼职教师的协调与安排,教学过程的督导检查、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估以及问题反馈。另外,配合教学单位,提供课堂教学的教室、实验室及相关设备,与实习实训基地保持密切联系,为学生实习实践做好准备联系工作。研究生办公室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全总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经常性的联系沟通,负责兼职教师的联络与邀请,保障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具体运行,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以及劳动关系研究所采取系所合一的方式承担。劳动关系系主任全面负责。劳动关系系负责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师资选配、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安排、实践环节配合;并为研究生配备指导教师团队,导师团队对所带研究生的学习、实践、论文写作等进行具体指导。劳动关系系部专门配备一名管理人员,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
(二)投入机制
全国总工会大力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申办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早在2010年9月,我院建校60周年校庆时,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就向学院提出明确要求:“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学院建设成为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中学科专业齐全完整,特色重点鲜明突出,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国一流高校。” 对于当时我院已经展开的申请硕士研究生筹备工作,王兆国主席也迅速做出批示,请教育部给予支持。这次启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全总准备从几个方面给予具体实际的支持与投入。
从组织保障角度,全总专门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学院研究生工作的指导、协调、沟通和监督检查工作。在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项目提供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协助。同时,全总负责与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做好沟通工作。
全总对学院研究生工作的支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招生方面,通过全总完善的组织体系,为学院研究生的生源选拔建立起一个通道,总工会要把常规的干部培训工作与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要求各地工会组织,从经过培训的、素质合格的工会干部中推荐选拔人员,参加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劳动关系学院深造。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在经费保证、学习时间安排和工作岗位安置等方面,给学员提供便利、留出空间。
第二,在实习实训平台方面,发挥全国总工会的优势,为研究生培养建立更多更适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全总准备从总工会、地方工会到社区街道工会、企业工会,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实习实训基地,供在校研究生进行现场教学、挂职锻炼、实习或社会调查研究,同时也为学院的研究生导师提供观察实践、收集教学案例、了解各级工会需求的平台。
第三,在师资方面。专业硕士的培养,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仅靠学院的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全总将从各级工会当中,为学院推荐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相应教学能力的人员,出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的兼职教师,为专业硕士的培养注入更加充分的实践要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申办成功之后,需要加强专兼职的师资队伍建设,全总在人力资源引进方面,要提供便利与支持。
第四,在经费支持与保障方面,为保证研究生学习和实践的顺利进行,全总和相关部委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按人均划拨研究生培养经费,为学院教学环境改造、教学设备更新、实习基地建设、科研课题项目等提供经费支撑。
第五,协调各方关系。劳动关系高级人才的培养,是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仅工会需要,企业方面和政府劳动部门都有需求。全总将借助国家、地方各个级别的三方机制系统,与各个方面沟通、联络,在课题研究、人才流动、政策制定与实施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把劳动关系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推向社会各个层面。
(三)监督检查
全总要对劳动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随时反馈相关信息,及时调整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在首届专业硕士毕业时,全总要组织相关各方对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调整不足,保障研究生工作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