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申报材料填写事宜的补充通知


  二、与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情况

(不超过1500字)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发展阶段,伴随着市场化的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关系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劳资矛盾日益凸显,劳动关系已成为困扰中国发展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因此,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换、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发育和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均要求培养更多的政、劳、资三方协调劳动关系的专门人才。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11年8月15日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强调指出,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要加强劳动关系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注重从力量配置、经费投入上创造条件。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也指出,要着力解决好劳动关系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这是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劳动关系学科建设,加大劳动关系人才培养力度,是确保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目前,社会对劳动关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工会“两个普遍”工作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伴随着2010年夏全总提出在非公有制企业普遍组建工会和普遍开展集体协商工作以来,工会组织和人员有了很大发展,到2010年末,全国专职工会干部共93万人,其中地方以上专职干部近15万人,近三年的新任工会干部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绝大多数工会干部没有劳动科学方面的专业学历或实践经验。“十二五”期间的新一轮干部轮训从2011年开始,今年估计有干部总数的30%能获得上岗资格证书,但更高的劳动科学专业学历培养项目至今仍然缺失。随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从国家统筹转向劳资自治,更多地通过集体协商制度来确定劳动标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工会干部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理念和专业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代表员工会员的理念,表达说服能力,调查和分析判断能力,协商谈判能力,人际关系协调沟通能力,制度规则建构和维护能力,化解冲突和应急处理能力等。只有通过产学研的密切协同合作,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支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以保证工会职能的良好发挥。

第二,政府职能转换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具体体现在:其一,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其二,三方机制的构建与发展;其三,劳动争议的调解与仲裁;其四,劳动监察与管理。目前,政府在这些领域中大量的工作岗位都急需大批高素质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尽管政府设置了“劳动关系协调员”这一职业资格,但迄今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仅处于试点阶段。

第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管理需要大批专业人才。企业管理层急需劳动关系专业人才体现在以下工作岗位中:其一,劳动合同的管理需要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其二,企业劳资矛盾与冲突的调解需要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其三,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急需劳动关系专业人才,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以及适应性已成为规范用工的关键问题。

第四,随着港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香港地区劳资关系愈益复杂及工会组织多元化的背景下,应当培养一批具有劳动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背景的高端人才,以适应港澳工运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

第五,高校与科研机构也急需具有实务能力的劳动关系师资。但是,目前国内的劳动关系学师资奇缺,许多课程因缺乏劳动关系师资无法开展。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我们保守地估计,每年培养50-100名公共管理(劳动关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保证他们学以致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更大作用,应无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总主席王兆国在庆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校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学院要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当前劳动关系领域状况及有关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劳动关系领域的高质量人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申办硕士点不仅完全符合当前社会的紧迫需求,且申办条件已趋成熟。我院作为全国总工会惟一一所直属普通高校,能够充分运用中国工会庞大的组织系统的资源优势展开本专业的招生、教学工作,还能够通过市场方式向政府人社部门和雇主组织提供相关的专业课程。上述优势充分说明,我院举办硕士专业学位试点是其他高校不能比拟和替代的。

 


  三、所申报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与行业或企业开展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情况

(不超过2500字)

作为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的部委所属特色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在实践教学、产学研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一)实践教学

在相关行业、企业的支持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确立了体现特色和优势的实践教学目标,结合行业特色背景,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法律、社会人文等专业知识为基础,政、劳、资三方为模拟实验主体,以劳动力市场运行和制度为实践重点,旨在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最终具有制度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1.实验课程

围绕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学院构建了一系列实验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容层级特点划分,主要包括通识知识技能实验、专业知识技能实验、特色知识技能实验等。在工会与劳动部门的支持下,学院投入552.9万元,建成了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针对不同专业所对应行业的实践特点,设置了劳动关系、法学与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三个实验区,覆盖了劳动关系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心理测评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小组工作室、家庭治疗室、个案室、管理沙盘实验室、案例分析室、ERP综合实验室、会计实验室12个功能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集体协商谈判实验、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社会工作基本技能技巧实验室训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管理实务、劳动模拟法庭、劳动法律诊所、安全信息管理实践、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等53门纯实验课程与职工民主管理、工会组织与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等103门包含实验模块的课程。

2.实践基地

学院实践基地建设秉承素质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唯一宗旨,积极探索校、企、研、政四位一体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通过和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固定或无固定期限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使教学与生产、科学研究、管理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逐步形成高校与企业、研究单位、行政事业职能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学院已在校外建立了劳动与工会领域的实习基地33个,签约机构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检察院、地方工会、法律事务所、大型企业集团和社区服务机构。学生按照专业和不同时间的安排进入实习基地,参与实际工作,提升了实践能力。以下为部分与我院签约的劳动关系专业实习基地:

(1)北京市门头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

(3)北京市甘家口街道办事处

(4)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

(5)河北省涿州市人民检察院

(6)北京市西城区总工会

(7)河北省凌云工业集团

(8)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9)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0)北京建工集团

(11)北京市威创律师事务所

3.外聘兼职教师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学院从各级工会、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律所聘请了10多位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开展内容丰富的实务讲座,或主持开展专业拓展和技能竞赛活动,以及作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成为学生接触社会实际、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产学研合作

学院着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此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面向劳、资、政三方(工会、企业雇主和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合作,重点面向工会系统,开展培训、调研、咨询工作,并反哺本科学历教学。

1.为工会与人社部门干部开展培训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下属的工会干部培训学院,是专门负责全国总工会领导干部培训的专门机构和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总工会主席、副主席、部长,各产业工会主席、地市工会主席、副主席,大型企业工会主席、副主席、各类工会后备干部的岗位以及各级工会干部院校师资培训等,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0期左右,培训人数约5000人。近年来,工会干部培训积极探索切合中国工会实际的模式,既有地市和产业大企工会主席的主体班,也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会主席的适应性培训,还有围绕着全总每年重点工作的专题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成为全国工会系统中高级领导干部培训的主要基地。

此外,学院也在尝试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官员开展培训。三年以来,已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人社局和海淀区人社局举办劳动保障专题讲座多场。我院教师作为国家职业资格“劳动关系协调员”标准的起草者,也参与了有关“劳动关系协调员”的授课和资格考试,其对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工会主席、律师和政府官员等。

2.举办劳动模范本科班

经教育部批准,自199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连续19年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劳模免试本科班,学习对象主要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全国级劳模,至今已经培养了500多名劳模本科生,绝大多数来自生产一线,是各行各业职工的杰出代表,许多劳模毕业后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成绩。

3.为港澳工会举办学历班培训

自2000年至今,经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前身)接受全总交办的为港澳地区工会举办学历教育的任务。12年来为港澳两地举办了本专科班10个班次,培养学生达450人,学院先后选派两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达240人次。其中,香港函授专科班是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全国总工会、香港工联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首次合作开办的专科学历班,自2000年至2011年共开办8期,前5期为社会工作专业,2006年,因工联会工作需要,自第6期将专业改设为劳动关系专业。8期学员共有332人。澳门专科班、本科班自2000年至2008年,为澳门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函授专科班2期、社会学专业函授专升本班1期。学生总数为118人,均已毕业。在香港的毕业学员中,有63人走上了工运领导岗位,2人当选香港立法会议员,4人当选香港区议会议员,成为维护香港社会繁荣稳定和推进工运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4.承担科研项目和开展研讨活动

近3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工会与劳动关系领域承担各相关部委立法、政策及实务调研项目共33项,其中全总9项,人社部1项,教育部9项,北京市社科规划2项,北京教育科学规划1项,司法部2项,安全生产监督总局7项,教工委3项,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5项。此外,还有国际劳工组织2项,世行2项,其他国别项目5项。

同时,学院还举办了多次国际研讨会和论坛,2008-2010年学院举办了3届“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2008-2010与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共同主办3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国际研讨会”;2009年,与全国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国际金融危机下北京企业民主管理论坛”。学院于1987年7月成立全国工会学研究会,隶属于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在研究会成立之前已经定期举办“全国工会理论教学讨论会研究会”,自成立以来每年召开“全国工会学研究会年会暨全国工会理论教学讨论会”,至今已举办26次。我院教师更多次受邀参加人社部和全总的立法和政策研讨会,就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制定建言献策。

  5.企业服务

学院教师曾多次与企业展开深入合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信、北京市外资企业工会联合会、中国移动等企业在劳动关系协调、人力资源管理、职工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等方面提供企业和工会劳动保障管理制度研究、设计、咨询及培训工作,并有多名教师担任企业和工会组织高级顾问。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