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
(农办农〔2011〕7号)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委、局):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传播的植物病毒病,其发生流行不仅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而且对玉米也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范围迅速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对水稻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据专家分析,该病害流行风险高、治理难度大、防控药剂少,一旦蔓延流行,将严重影响农业增产增收。为有效控制该病流行蔓延,最大限度减少粮食产量损失,我部将在重点地区组织开展联防联控行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监测预警
各地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要切实加大监测力度,统一采样标准和检测方法,系统开展带毒测定,强化信息交流和共享,提早会商分析发生趋势,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指导防控行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重点发生区,要增加监测站点,落实监测责任人,全面掌握传毒介质白背飞虱的种群消长情况和带毒率,准确预测病害发生和防控适期。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轻度发生区,要密切关注传毒介质和病害发生动向,做好监测和防控技术准备。
二、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病毒病重点流行区,要通过区域联防联控,全面落实秧田至本田期的全程预防措施,充分发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治虫防病”的主导作用,抓住水稻秧苗期、返青期、分蘖期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播蔓延敏感生育期,以及白背飞虱发生危害高峰期,广泛组织发动,大规模推进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和联防联控,努力提高防控效果,减轻当地病害流行风险和产量损失,减少外迁虫源对其它稻区的影响。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江苏、安徽等轻发生区,要结合其它水稻病虫防治,及时将病害控制在点片发生流行阶段,切实降低毒源累积所导致的流行面积扩大的风险。
三、加强监测防控技术研究
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规律不清、监测与防治薄弱等问题,各地要加强农科教协同攻关,尽快摸清病害流行规律,完善病毒快速检测与危害损失测定方法,强化防控药剂和综合防治配套措施的研究,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防虫网(无纺布)阻隔、调整水稻播插期避害、优化栽培管理增强植株抗逆性以及科学用药等技术。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主要发生省份要建立1-2个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为区域联防联控和中长期持续治理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