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4)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目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患者可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仅少数患者归于“不明原因SAH”。另外,DSA还可以显示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及其程度。
  (5)头颅MRI:对于大动脉瘤应当行头颅MRI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用于体检筛查动脉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为颈内动脉动脉瘤,有明确手术适应征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行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不包括需颅内外动脉搭桥血流重建的病例。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72.0/Q28.1颈内动脉动脉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
  (5)头颅CT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头颅MRI,心、肺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3.手术置入物:动脉瘤夹,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动脉瘤包裹材料,引流系统。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血管痉挛药物,酌情使用激素及抗癫痫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头颅CT扫描;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血管痉挛药物、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脱水药、激素等。
  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4.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5.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复查心、肺功能,行认知功能评定。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全脑血管DSA显示动脉瘤夹闭满意。
  4.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者或其他情况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内动脉动脉瘤(ICD-10: I72.0/Q28.1 )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 39.51 )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日  标准住院日:≤13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要诊疗工作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完善检查

□预约术前检查

□向患者家属交代手术可能达到的效果及手术风险

□待术前检查回报

□上级医师查房,对患者病情及术前检查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病程记录

□待术前检查回报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饮食

□监测血压

□必要时给予通便药物

□必要时保证睡眠药物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感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预约DSA检查、头颅CT

□复杂动脉瘤行CTA或3D-DSA检查

□必要时查心、肺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饮食

□必要时给予通便药物

□必要时给予保证睡眠药物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饮食

□必要时给予通便药物

□必要时给予保证睡眠药物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评估,完成首次护理记录及护理安全告知书签字

□遵医嘱给药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协助完成手术前检查

□完成入院宣教及特殊检查前宣教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遵医嘱给药

□遵医嘱完成手术前化验标本留取

□协助完成手术前检查

□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遵医嘱给药

□遵医嘱完成手术前化验标本留取

□协助完成手术前检查

□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4天

住院第5天

(手术当天)

住院第6天

(术后第1天)

主要诊疗工作

□汇总辅助检查结果

□术者查房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进行术前讨论, 明确诊断,决定术式,制定治疗方案

□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病情,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等

□完成相关病程记录

□手术室内核对患者信息无误

□全麻下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记录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完成病程记录

□切口换药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术前禁食水

□通知家属

□必要时给予通便药物

□必要时给予保证睡眠药物

临时医嘱:

□备皮、剃头

□麻醉科会诊

□抗菌药物皮试

□根据手术情况备血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禁食水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多参数心电监护

□吸氧

□常规补液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抑酸药物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

□预防感染

□必要时降颅压治疗

□必要时预防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酌情使用激素

临时医嘱:

□血常规

□血气分析

□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流食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常规补液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抑酸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必要时降颅压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酌情使用激素

临时医嘱:

□换药

□血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术前宣教

□完成术前准备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完成化验检查

□预防并发症护理

□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完成化验检查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协助患者功能锻炼

□完成护理记录

病情变异记录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7天

(术后第2天)

住院第8天

(术后第3天)

住院第9天

(术后第4天)

住院第10天

(术后第5天)

主要诊疗工作

□复查头颅CT,评价检查结果

□完成病程记录

□完成病程记录

□嘱患者在床上坐起锻炼

 

□嘱患者离床活动

□预约全脑DSA或CTA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半流食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常规补液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抑酸药物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必要时给予必要时降颅压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临时医嘱:

□头颅CT

□必要时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半流食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常规补液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抑酸药物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必要时给予降颅压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临时医嘱:

□必要时血常规

□必要时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普食

□常规补液治疗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抑酸药物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必要时给予必要时降颅压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

临时医嘱:

□必要时血常规

□必要时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普食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必要时给予必要时降颅压治疗

临时医嘱:

□预约全脑DSA或CTA

□禁食水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完成化验检查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协助患者功能锻炼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完成化验检查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术后宣教及用药指导

□协助患者功能锻炼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手术切口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完成化验检查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及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协助患者功能锻炼

□DSA术前准备及指导

□完成护理记录

病情变异记录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11天

(术后第6天)

住院第12天

(术后第7天)

住院第13天

(术后第8天)

主要诊疗工作

□DSA或CTA检查

□观察切口情况

□神经系统查体

□记录术后症状和体征变化

□完成病程记录

□切口拆线

□切口换药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神经系统查体,对比手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

□汇总术后辅助检查结果

□评估手术效果

□确定患者可以出院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通知出院处

□开出院诊断书

□完成出院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一级护理

□普食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

□普食

□预防血管痉挛治疗

□必要时给予预防癫痫治疗

临时医嘱:

□拆线

□血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电解质

□必要时行CT检查

□出院通知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观察记录患者神志、瞳孔及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

□手术切口敷料情况

□遵医嘱给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遵医嘱完成化验检查

□预防并发症护理

□进行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进行出院指导

□完成护理记录

□完成出院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完成护理记录

病情变异记录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o无 o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ICD-9-CM-3:01.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2)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及呕吐,严重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3)神经系统症状: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以出现一些相应部位的对应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瞳孔改变等;
  ①壳核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最好发部位,先出现对侧肢体偏瘫,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②丘脑出血:一般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当内囊出血时也出现偏瘫症状。
  ③小脑出血:由于出血对脑干的直接压迫,患者先出现昏迷而非先出现偏瘫。
  ④脑叶出血:症状因血肿所在脑叶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额叶可出现对侧偏瘫,多发生于上肢,下肢和面部较轻;顶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障碍;枕叶可出现同侧眼痛和对侧同向偏盲;颞叶出血如发生在优势半球,可出现语言不流利和听力障碍。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体积,血肿呈高密度影;
  (2)头颅MRI扫描:不做为首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适应征:
  (1)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表现;
  (2)幕上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5mm,侧脑室受压明显;
  (3)幕下血肿量>10ml,脑干或第四脑室受压明显;
  (4)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肿量逐渐增加,无手术绝对禁忌症。
  2.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脑疝晚期。
  3.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902 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脑疝晚期患者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入院当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头颅CT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DSA、MRI进行鉴别诊断。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30分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