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开展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科学研究和防治试点示范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初步完成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异地扶贫搬迁等工程建设,在不同类型区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模式,培养了水土保持、防沙治沙与植被建设等大面积的示范样板,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总结了经验,探索了路子,造就了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三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水土保持和土地整治、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为主要措施,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争取经过长期不懈地奋斗,使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因害设防,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既要解决生态问题,又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并做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生态建设专项规划和政策的衔接。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要选择生态退化严重的地区集中力量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多沙粗沙区,重点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建设,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有序推进,分步实施。
(三)稳定渠道,加大投入
要稳定现有的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资金渠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保证国家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集资金,引导多元投资主体投入到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
(四)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当地群众是黄土高原治理的主力军,要大力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和生态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他们参加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积极性。
三、建设期限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工程规划建设期为2010年至2030年,分两期进行,其中:2010-2015年为近期,2016-2030年为远期。
四、规划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30年,黄土高原地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84万k㎡(2上标),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治理,年减少入黄泥沙6.5亿t;建设和保护林草植被21.63万k㎡(2上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草食畜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经济逐渐步入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近期目标
到201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9万k㎡(2上标),完成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河龙区间多沙粗沙区、泾河和北洛河上游等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进一步搞好高标准、林网化农田建设和特色果园建设,兴建一批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工程,生态脆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草地退化治理取得进展,草畜矛盾得到缓解。建设和保护林草植被6.88万k㎡(2上标),生态恶化趋势逐步好转。
第四章 工程建设布局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空间组合变化明显,水土流失地区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大。为使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与对策措施在实施上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使各项措施的配置更加科学化、区域化和具体化,需要进行分区布局治理措施。
一、分区原则
一是以专题性分区为基础,参考和借鉴土壤侵蚀强度与泥沙类型分区、地形地貌和侵蚀特点分区、林业生态建设分区、水资源状况分区等专题性区域划分的研究成果。
二是区域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组合特征的相对一致。
三是区域内综合治理措施和途径的相对一致。
四是保持行政区界相对完整。
五是有利于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和监督管理,在关注差异性同时又要关注趋同性和类聚性。
二、分区概况与治理措施
依据上述分区原则,通过分析和综合,将黄土高原地区划分为如下6个综合治理区:
(一)黄土高塬沟壑区
本区总面积20万k㎡(2上标),主要涉及渭北旱塬、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等。地形地貌特点是塬面广阔平坦、沟壑深切,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沟壑密度1-3km/k㎡(2上标),侵蚀模数在2000t/k㎡(2上标).a以上,高者达到5000t/k㎡(2上标).a,以沟蚀为主,沟壑内崩塌、陷穴、泻溜等重力侵蚀也比较严重;年降水量500-710mm,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适宜苹果、梨等果树生长,为黄土高原水果重要产区,加之农耕历史悠久,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
该区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三道防护体系:(1)塬面防护体系,在塬面形成以村庄、道路为骨架,以条田为核心的田、路、堤、林网、小型水保集雨工程等相配套的塬面综合防护体系;(2)沟坡防护体系,在缓坡修梯田,陡坡整地造林种草,形成以造林种草为主,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坡防护体系;(3)沟道防护体系,从上游到下游,支毛沟到干沟,以坝系工程建设为主,兼营沟道植树种草,以抬高侵蚀基点,形成以沟道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道防护体系。
(二)黄土丘陵沟壑区
本区总面积14万k㎡(2上标),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典型的地貌单元之一。以峁状、梁状丘陵为主,沟壑纵横、地形破碎,15°以上的土地面积占50-70%,沟壑密度高达2-7.6km/k㎡(2上标),主要以沟蚀和面蚀为主,沟蚀主要发生在坡面切沟和幼年冲沟,面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上。长期以来,干旱、水土流失以及落后的耕作方式,使这一地区的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草场质量较差、载畜较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畜牧业生产比较落后;植被盖度比较低,农村生活能源缺乏,水源短缺,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该区综合治理措施是构筑多道防护体系:(1)梁峁顶防护体系,建设部分基本农田,以种植灌草为主防风固土,控制梁峁及其附近地域土壤侵蚀;(2)梁峁坡防护体系,加强坡改梯工程建设,把梁峁坡变成农业和林果生产基地,建设小型水保工程,拦蓄降水,保持水土;(3)峁缘线防护体系,以沟头防护体系为主,拦截梁峁坡防护体系的剩余径流,分割水势,防止溯源侵蚀;(4)沟坡防护体系,采取自然封育措施,恢复林草植被,适当实施造林种草,拦截上道防护体系的剩余径流,固土护坡;(5)沟道防护体系,从上游到下游,支毛沟到干沟,修建淤地坝,以坝系工程建设为主,两侧平缓地改造为梯田台地,发展坝系农业,并在沟道植树种草,以抬高侵蚀基点,形成以沟道工程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的沟道防护体系。
(三)土石山区
本区总面积10.72万k㎡(2上标)。区内山地多为薄层黄土所覆盖,植被条件较好,是黄土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较轻。由于过牧、过度樵采等原因,局部地区还存在较强水土流失。
该区综合治理措施是对太行山、秦岭等水源涵养林建设重点地区,通过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和适度人工干预恢复植被,配合必要的沟道水土保持工程,完善和维护山区流域生态系统。大力推广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搞好川地、缓坡地农田基本建设,对荒山荒沙地区建设谷坊、塘坝等拦沙蓄水工程,水池、水窖等集雨节灌工程,推广草田轮作、免耕法、留茬等农耕措施,加大封育治理力度。改变传统的牧业生产方式,变放养为圈养,在条件适宜地区发展人工种植草料基地建设,减轻植被破坏压力。大力营造农田林网和草场林网,建设风沙屏障。
(四)河谷平原区
本区总面积6.36万k㎡(2上标),位于渭河、汾河谷地。区域内地势低平,水土流失较轻,侵蚀模数在1000t/k㎡(2上标).a以下,水量相对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农业区和区域经济活动中心地带。同时,由于地势低平,部分地区排水不畅,灌溉方式不合理,有次生盐渍化现象。
该区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功能完备、生态效益稳定的农田防护林,搞好“四旁”绿化,形成田、林、路、渠配套,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同时,结合节水灌溉工程和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具有特色的经济林基地和人工饲草料基地,发展林粮、林果、林草、林药等农林混作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肥地力,发展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五)沙地和沙漠区
本区总面积7.92万k㎡(2上标)。区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年降雨量 400mm以下,蒸发量大,水蚀模数小,风蚀剧烈,“沙尘暴”灾害频繁,土地沙化严重,地貌上以毛乌素沙地地貌类型为主。由于长期过牧滥牧造成比较严重的草原退化和沙化,相当部分固定、半固定沙丘被激活形成移动沙丘。
该区综合治理措施是以保护、恢复和增加现有植被为重点,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设以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结合的防风固沙林为重点的沙区生态防护体系。对沙化土地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人工补播等方式促进植被恢复,全面实行封山(沙)禁牧、舍饲圈养,禁止滥垦、滥樵,改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条件适宜地区发展人工种植草料基地,促进草场的休养生息。在有条件的地方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方针,发展沙区特色林果、农副产品加工业。
(六)农灌区
本区总面积5.87万k㎡(2上标),主要为河套地区和宁夏沿黄地区。区内水源比较充足,分布着大片绿洲和大型农灌区,植被以农田防护林和农作物为主。由于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较高,土地盐渍化较重,不适当的引水和灌溉导致了耕地大面积的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不适当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植被死亡。
该区综合治理措施是完善和发展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在沙漠边缘形成大型阻沙林带。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培肥地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对阴山、贺兰山等山地,加大封育措施实施力度,辅以必要的坡面治理和人工种植措施,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对沟道实施以必要的水利工程建设和防治措施,并将沟道治理和山前洪积冲积扇区的治理相结合,山内山外治理相结合,拦沙、拦洪和淤地造田统筹兼顾,通过综合治理促进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治。
三、生物治理分区方案
在落实工程建设布局过程中,生物治理措施布设还必须遵循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充分考虑当地水分条件和草畜平衡,合理确定植被建设方向。
(一)不同植被带乔、灌、草配置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水平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现明显的地带性,在不同地带中所发育的植被类型组合均有差异。黄土高原地区从东南到西北大致可分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三个植被带。
森林植被带位于年降雨量500mm等值线以东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天水、平凉、延安、忻州一线以南。年均温度12.5℃,≥10℃年积温4500℃左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适宜于造林种草的区域。发展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营造乔木林、乔灌草混交林。
森林草原植被带位于年降雨量400-500mm等值线之间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腹地,也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平均温度6-9℃,≥10℃年积温2300-3200℃,适宜营造灌、草,乔木生长受到较大限制。该区除水源条件较好的沟道、渠旁、村旁院落及阴坡下部等地方营造乔木树种外,大部分地方应以营造灌木林为主。适宜的树种草种有:沙棘、柠条、柳树、山桃、胡枝子、紫穗槐、苹果、梨、枣、桑、花椒、刺槐、臭椿、旱柳、花棒、踏郎、芨芨草、小冠花等。
草原植被带位于降雨量400mm等值线以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长城以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大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等地。区内辐射和热量条件很好,年均温度7.9-9.O℃,≥lO℃年积温3000℃左右,正常情况下造林受到制约。除在个别水源地附近、村旁院落适宜零星种植乔木外,主要适宜种草、种灌木。该区较为适宜的树草种主要有:沙棘、柠条、沙柳、柽柳、枸杞、沙枣、沙蒿、花棒、踏郎等。
根据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等生态建设项目成果统计分析,不同植被带乔灌草配置比例见表3-1。
表3-1
不同植被带林草结构比例表
单位:%
┌───────┬─────────────┬────┬───┐
│ │ 生态林 │ │ 人工│
│ 植被水平带 │ │ 经济林│ │
│ ├────┬────┬───┤ │ │
│ │ 乔木林│ 灌木林│ 小计│ │ 种草│
├───────┼────┼────┼───┼────┼───┤
│森林植被带 │ 60 │ 10 │ 70│ 18 │ 12│
├───────┼────┼────┼───┼────┼───┤
│森林草原植被带│ 20 │ 40 │ 60│ 15 │ 25│
├───────┼────┼────┼───┼────┼───┤
│草原植被带 │ 5 │ 50 │ 55│ 5 │ 40│
└───────┴────┴────┴───┴────┴───┘
(二)分省(区)林草措施结构
首先,根据中科院黄土高原地区综考队编制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一书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主要按照各带的年均降水指标,确定了各省(区)内不同植被水平分布带面积的比重。其次,根据各省(区)不同植被带所占比重和三个植被带的林草配置比例,结合各省(区)的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初拟分省(区)的平均林草结构比例。最后,按照本次规划既定的建设内容,为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据各地规划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并与各省 (区)协商确定分省(区)林草结构配置(表3-2)。
表3-2
分省(区)林草结构配置表
单位:%
┌─────┬─────┬─────┬─────┐
│ 省(区)│ 生态林│ 经济林│ 人工种草│
├─────┼─────┼─────┼─────┤
│ 山西 │ 60 │ 16 │ 24 │
├─────┼─────┼─────┼─────┤
│ 内蒙古│ 75 │ 4 │ 21 │
├─────┼─────┼─────┼─────┤
│ 河南 │ 63 │ 22 │ 15 │
├─────┼─────┼─────┼─────┤
│ 陕西 │ 60 │ 20 │ 20 │
├─────┼─────┼─────┼─────┤
│ 甘肃 │ 49 │ 20 │ 3l │
├─────┼─────┼─────┼─────┤
│ 宁夏 │ 58 │ 11 │ 31 │
├─────┼─────┼─────┼─────┤
│ 青海 │ 27 │ 3 │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