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黄土高原地区先后启动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等一系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工程,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林草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防护林体系骨架基本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五”期间启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以来,该地区0.35亿多亩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还林还草,1亿多亩荒沟荒坡恢复了森林植被,累计围栏种草面积达1.33亿亩,植被数量、质量持续下降的局面已经改变。营造的防风固沙林使沙化土地得到了初步治理,重点治理区土地沙化开始好转。提高了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拓宽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据林业部门调查结果和相关后评价资料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前四期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所在省份的防护林体系初具规模,一些重点治理区域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重点平原农牧区初步实现林网化;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促进了林草植被恢复和自然生态状况逐步好转;经济林比重逐年上升,促进了林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2、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入黄泥沙有所减少
经过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不懈努力,通过国家实施的各项重点工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遏制,特别是一些重点治理区,一大批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初步治理程度达到了70%以上,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水利部组织进行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通过对黄土高原1986年和2000年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情况的分析,近15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轻,现有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入黄泥沙量达到年均3.5-4.5亿t,减缓了下游河床淤积抬高的速度。同时,也相应减少了下游输沙用水,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3、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黄土高原地区农民祖祖辈辈垦荒种粮的传统耕作习惯开始转变;给农民钱粮补助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过渡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农田防护林的营造使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许多水、土、肥流失严重的“三跑田”变成了“三保田”。生态经济林建设,形成了苹果、红枣、花椒等干鲜果品产业带,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开展,有效减少了耕地的地表径流,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旱作节水农业的大力示范推广,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旱作农田的粮食单产水平,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长期以粮食为主体的种植业向粮经结合的种植结构转变,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农田抗旱能力,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通过禁牧舍饲,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初步形成,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的比例和发展速度持续上升。
(二)基本经验
1、“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举措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恶化成因复杂,生态恢复与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和紧迫。目前,国家以现有财力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步治理,必须切合实际,有治有防,防治结合,互为支撑,相辅相成,才能尽快取得成效。另一方面,黄土高原地区资源丰富而环境十分脆弱,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历来尖锐,生态预防保护工作显得十分必要。特别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加快,加强预防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方略,这是对黄土高原综合防治途径和经验的高度概括。
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既要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严格执法,控制新的人为破坏,不欠或者少欠新帐;又要加快严重流失区的治理,快还旧账。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业、林业和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这条技术路线已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
2、实施工程治理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状况好转的重要措施
多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农业、林业、水利等治理工程,尤其是在局部地区一些工程建设中注重多项措施综合配置,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一起上,注重提高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保障了工程建设整体推进,提高了工程建设成效。
3、重视植被恢复与建设,加强封禁管扩、禁牧休牧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状况的必然要求
黄土高原地区还残存着一些天然植被,只要停止人为干扰,就能逐步恢复起来,保持水土效果好。近十年来,一些省(区)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原植被、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等措施,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加大了植被恢复力度。
4、紧密结合农民利益是取得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成效的有效途径
黄土高原地区既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也是经济社会发育水平低、贫困面较大的地区。近年来,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地注意解决好农民的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将生态治理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各地依托工程建设,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了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产业建设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当地生态治理的积极建设者和自觉维护者。
5、促进改革,创新政策机制是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的根本动力
政策体制、利益机制是影响黄土高原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各地认真落实“谁治理、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延长承包或租赁年限等措施,大大加快了生态治理速度。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
水土保持法》、《
森林法》、《
防沙治沙法》、《
草原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初步遏制了“边治理、边破坏”的局面。
6、坚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是统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管理的有效方式
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既是一项跨省(区)、多部门协作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群众性公益事业。必须发挥各方面的职能、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管理,方能奏效。坚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来自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流域机构统筹,当地政府负责,协调一致、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实践证明,这种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符合黄土高原的实际,对于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突出问题
1、综合配套不够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协调发展。人类活动是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如果当地农牧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正当的利益受到侵害,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积极的建设者和自觉的维护者,反而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加大生态项目建设或生态系统维护的难度。从整体上看,目前实施的生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分头实施,缺乏配套,影响了治理效果。今后,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综合治理,提升生态治理项目建设理念,治山、治水、治沙、治穷同步推进。
2、治理投入不足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和投资渠道。随着治理工作的逐步推进,今后治理的难度更大,建设成本更高,建设需求与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开展的治理面积与需要治理的面积差距大,单位面积投入标准低,地方和农牧民投资能力弱。
3、科技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在工程立项中,对科技的支撑作用往往考虑不足,对生态治理的长远目标、实现途径、关键技术及措施配置模式等缺少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科技含量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技术引进推广、科技培训力度不够。
4、生态保护监管不到位
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大规模集中开发,对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大规模的煤炭开采造成大范围地面塌陷,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植被枯死、土地沙化、地面工程设施遭到破坏、人居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开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土、废渣直接倾入河道,造成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而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力的执法手段,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
二、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步伐,尽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标志着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对于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重点;对于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可持续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黄土高原地区面积64.87万k㎡(2上标),占国土面积6.76%,水土流失面积47.2万k㎡(2上标),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04%,其中侵蚀模数大于8000 t/k㎡(2上标).a的极强度以上水蚀面积为9.12万k㎡(2上标),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95%,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的泥沙下泄入黄,使黄河成为世界著名的多泥沙、难治理的河流,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减轻下游河道淤积,还必须保证一定的水量输沙入海,又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为了解决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生态问题,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大型生态建设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远未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问题,陡坡开垦、陡坡种植、过牧滥伐等现象也未根治。因此,采取集农业、林业、水利措施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生态严重退化的问题,已成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二)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农田地力差,农业生产水平低,当地农民为了解决温饱,广种薄收、广牧薄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结构单一、农民贫穷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改观,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和供给压力较大。
实施综合治理,在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不断修复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发展特色种养业、设施农业、草食畜牧业来替代传统的种植业,促进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和单一农业结构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将有效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促进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成果的巩固和发展。
(三)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黄土高原地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综合治理,是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首先,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保证农业高产稳产,推动“生产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综合治理促进发展,有利于加大支农惠农的政策落实力度,促进草食畜牧业、特色设施农业和林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三是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有利于增加植被盖度,使农民的家居和村庄环境整洁,推动“村容整洁”目标的实现;四是通过治理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发展。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业劳动力转移非常困难,6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十分有限、并且以坡地为主的耕地上,也迫切需要通过推进生态建设,拉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有利于整合生态治理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工程很多,投入了不少资金,由于项目之间缺乏沟通,治理措施不配套,系统性与连贯性不够,建设成效降低,形不成集中治理与集聚效应。政府生态治理与支农投资分配缺乏统筹协调,使用效率不高,基层干部和群众深有感触,对整合政府生态治理与支农投资的呼声和要求日趋强烈。国务院有关投资建设主管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生态治理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开展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的可行性
当前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新理念,为黄土高原治理指明了工作方向。
二是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能够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提供资金支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转变。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投入不断增大,为开展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石出。
三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高,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了力量之源。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不懈地组织群众开展水土保持、造林绿化和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治理的积极性。广大群众在长期治理实践中尝到生态治理的甜头,认识到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是治穷致富的根本措施,要求治理黄土高原、建设良好生态的愿望空前高涨。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是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德政工程,具有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是区域分工协作不断增强,为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了发展空间。随着黄土高原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化分工的不断加深,沿海经济的稳健发展,接纳吸收了黄土高原地区大批就业人口,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缓解了过度垦殖。沿海发达地区也为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