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2010年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督导日程安排(参考)
日程
| 时间
| 具体内容
|
第
一
天
| 上
午
| 8:30-8:40
| 布置督导要求及有关情况说明
|
8:40-9:00
| 省局工作落实情况报告
|
9:00-9:30
| 基地业务建设总体情况报告
|
9:30-10:00
| 座谈讨论
|
10:00-10:15
| 休息
|
10:15-11:15
| 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研究进展报告
|
11:15-12:00
| 讨论交流
|
下
午
| 14:00-16:00
| 现场考察及资料审核
|
16:00-16:15
| 休息
|
16:15-18:00
| 医院和基地有关人员座谈会
|
第
二
天
| 上
午
| 8:30-10:00
| 督导组会议。根据督导情况和督导要点完成督导组意见。
|
10:00-10:15
| 休息
|
10:15-11:30
| 督导组口头反馈初步意见并交流
|
下
午
|
| 返程
|
注:督导组可根据各基地实际情况,商省局后酌情调整后执行。
附件3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年度进展情况自查表(提纲)
建设单位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年度________________
序号
| 项目
| 要求
| 阶段进展
| 支撑材料
| 进展评价(ABCX)
| 备注
|
01
| 一、组织协调(请各省级主管部门填写)
|
| 规划
| 基地建设工作纳入本省、区、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任务,对十二五工作初步提出落实计划
|
|
|
|
|
| 领导
| 省级领导小组运转良好,相关工作有总体部署
|
|
|
|
|
| 支持
| 有关部门设立专项,对基地业务建设工作予以支持
|
|
|
|
|
| 协调
| 较好协调有关部门,在有关计划项目中,考虑基地业务建设需求,予以倾斜和统筹
|
|
|
|
|
02
| 二、能力建设(以下由各基地填写)
|
02-1
| 2.1 临床能力(以重点病种为主)
|
| 名中医
| 一批名中医(数量、影响)
|
|
|
|
|
| 临床诊疗模式
| 形成并实施科学、规范、合理的中医临床路径
|
|
|
|
|
| 临床服务能力
| 临床能力显著提高,居全国同类疾病领先水平
|
|
|
|
|
| 诊疗技术方法
| 特色鲜明,疗效肯定,推广应用取得实效
|
|
|
|
|
| 诊断设备
| 配备高水平的现代医学诊断设备,必需的中医疾病诊断仪器
|
|
|
|
|
| 医学检验中心
| 获得ISO 15189认可
|
|
|
|
|
02-2
| 2.2 科研能力
|
| 人员培训
| 制定并组织实施重点病种带头人,继承人和技术骨干培训计划
|
|
|
|
|
| 科研队伍
| 在国内影响较大的科研领军人物和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以中青年为主、专业覆盖全面(临床、基础、临床科研方法、文献信息、新药研发、标准规范、科研管理等)的科研骨干队伍
|
|
|
|
|
| 临床研究方法
团队
| 有专业化的方法学研究团队,具有根据中医临床特点进行适合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案设计及创新能力
|
|
|
|
|
| 质量管理体系
| 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研究质量管理体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操作规范
|
|
|
|
|
| 数据管理
| 建立符合国际临床研究规范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中心,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合格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数据处理
|
|
|
|
|
| 伦理审查
| ①具有完善的(药物/医疗器械、临床研究、动物、医疗新技术)伦理审查体系;
|
|
|
|
|
②伦理委员会获得有关伦理审查的资格认证
|
|
|
|
|
| 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
| ①建立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
|
|
|
|
|
②具备临床诊疗信息全程收集、整理和分析功能,实现临床医疗与科研信息共享
|
|
|
|
|
| 标准规范研究
| 有关人员接受过标准制定的培训;具有中医药标准规范制定的能力
|
|
|
|
|
| 传承研究
| ①建立智能型的名老中医典型医案、中医诊疗经验文献集成平台和知识管理系统
|
|
|
|
|
②能够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名中医有效临床经验的高效学习和创新提高
|
|
|
|
|
| 药物研发
| ①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新药临床试验机构
|
|
|
|
|
②重点病种所在专业必须通过SFDA资格认定
|
|
|
|
|
③能够开展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中医药效、中药制剂、中药化学等方面研究
|
|
|
|
|
| 应用基础研究
| 开展中医药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
|
|
|
|
|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 ①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2项以上)
|
|
|
|
|
②在高水平国际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中医临床研究论文
|
|
|
|
|
| 实验室/研究室
| 建设一批中医科研三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
|
|
|
|
02-3
| 成果应用及推广能力
|
| 吸引吸收
| ①引进有效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临床诊疗方案,并完善提高
|
|
|
|
|
②收集并规范评价民间传统诊疗技术方法
|
|
|
|
|
| 推广
| 向本区域/全国推广有效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
|
|
|
|
03
| 三、运行模式和机制
|
03-1
| 建立创新的中医临床科研模式
|
| 科研模式
| 在新的能够有效支撑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和学术发展、体现中医行业规律的临床科研模式方面,提出新的思路、进行新的探索
|
|
|
|
|
03-2
| 3.2 建立基地内部高效运行的机制
|
| 运行机制
| 建立并探索实施基地的良性运行机制
|
|
|
|
|
| 管理制度
| 建立并执行基地的组织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制度
|
|
|
|
|
03-3
| 3.3 建立可持续运行的保障机制
|
| 规划
| 与依托单位发展统筹协调的中长期的基地发展规划
|
|
|
|
|
| 科研协作
| 形成5个以上相对固定的协作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有机整合和组合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资源
|
|
|
|
|
| 人才
| 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有效机制
|
|
|
|
|
| 专职科研人员
| 配备足够的专职研究人员,明确科研人员的编制,有稳定的科研队伍
|
|
|
|
|
| 基地办公室
| 设立专门的基地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和经费
|
|
|
|
|
| 经费
| ①基地正常运行和科研活动开展的经费保证机制
|
|
|
|
|
②基地建设单位每年要拿出0.5~1%的业务收入(不低于300万元),设立基地合作项目专项基金
|
|
|
|
|
| 科研业务用房
| 落实基地专用的科研业务用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