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生产、销售企业的计量管理意识比较薄弱,计量技术手段落后,计量检测体系不完善,出厂把关不严,造成个别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符合有关规定,偏差超出允许范围,不标注净含量或者标注不符合法定要求,如净含量仍标注为净重等。
(二)农资市场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个体经营者计量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计量器具检定工作,仍存在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的现象。
(三)由于农资市场分布较散,规模不一,流动性大,受季节限制较多,违法行为呈现出流动性、隐蔽性很强的特点,通过计量作弊等方式缺斤短两、坑害农民和其他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农资市场计量监管难度较大。
(四)部分农资生产、销售企业以及农资个体经营户的计量法制观念淡薄,广大农民群众也缺乏基本的计量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郊区、农村和流动人口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大计量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树立农资计量整治常抓不懈的思想。各地要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做好农资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结合当地实际,定期开展农资计量执法检查,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计量监管模式,切实履行好质监部门在促进“三农”建设中的职责。
(二)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促进农资计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地要将此次农资计量专项整治的总体情况报当地政府并通报农业、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与其沟通和配合,共同引导和帮助农资经营者提高计量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计量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各项计量管理制度,带动农资市场整体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档案,倡导诚信,实现农资市场的长效计量监管。各地要在此次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资市场的计量管理档案,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和经营者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树立一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四)扩大宣传,加强执法,促进农资市场计量秩序不断改善。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计量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农资经营者树立诚信计量观念,要发挥12365质监热线作用,增强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在农忙季节,优先作好农资计量案件的受理和反馈工作。同时,要继续加大对计量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通过计量作弊坑害农民或其他消费者利益的,要依法进行严肃查处,并及时予以曝光,促进农资市场计量秩序不断得到改善。
附件:农资计量专项整治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