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农办渔【2010】95号)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是渔业安全生产支撑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建设标准,实现各地系统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在总结各地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制订了《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
附件: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试行)
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
2010年8月
目录
1. 引言
1.1 目的
1.2 范围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4 术语与定义
1.4.1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1.4.2 数据交换基础平台
1.4.3 应用服务基础平台
1.4.4 船舶动态监管客户端基础软件
1.4.5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
1.4.6 网络基础设施平台
1.4.7 数据接口
1.5缩写词
2.总体技术要求
2.1建设原则
2.2设计原则
2.3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2.4网络系统要求
2.5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3.平台总体框架
3.1平台总体结构
3.1.1数据交换基础平台
3.1.2应用服务基础平台
3.1.3船舶动态监管客户端基础软件
3.2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模式
3.3平台数据存储、备份和管理模式
4.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
4.1技术体系
4.2信息交换中心
4.3配置管理
4.4运行监控
4.5基础业务系统
4.6数据查询、分析系统
4.7系统标准接口群
4.8异构系统数据交换
5.网络基础设施平台
5.1网络结构
5.2硬件系统
5.2.1低级配置方案
5.2.2 中级配置方案
5.2.3高级配置方案
5.3 组网方式
5.4机房环境
5.5操作系统
5.6数据库系统
6 安全保障体系
6.1物理安全
6.1.1 物理访问控制
6.1.2 防盗窃和防破坏
6.1.3 防雷击
6.1.4 防火
6.1.5 防水和防潮
6.1.6 温湿度控制
6.1.7 电力供应
6.2网络安全
6.2.1 结构安全
6.2.2 访问控制
6.2.3 网络设备防护
6.3应用安全
6.3.1 身份鉴别
6.3.2 访问控制
6.3.3 通信完整性
6.3.4 软件容错
6.4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6.4.1 数据完整性
6.4.2 备份和恢复
6.5管理要求
6.5.1 安全管理制度
6.5.2 安全管理机构
6.5.3 人员安全管理
6.5.4 系统建设管理
6.5.5 系统运维管理
附件: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外部数据接口协议
1.引言
1.1 目的
为指导各级渔业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渔船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整合,实现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安全、高效、实用、稳定和互联互通,更好的提升渔船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渔船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平台在渔业生产、安全管理中的辅助决策作用,推进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特制定《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技术规范(试行)》。
1.2 范围
本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各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运行管理所需的支撑平台的总体结构、技术平台选择、系统集成、服务器与存储、数据库平台、安全保障体系等主要技术内容。本技术规范不包括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运行所需客户端设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内容和采用B/S结构进行建设的渔船动态监管WEB GIS系统的有关技术要求内容。
本技术规范可作为渔船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方案制定、工程招投标、建设实施和项目验收的技术依据和规范性要求。
本技术规范的使用范围为各级渔业部门、各级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承建单位、平台软件开发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GB/T 15237-1994 术语学基本词汇
2) GB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
3) 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4)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5) BMZZ1-2000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6) GB/T 18336-2001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7) 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8) 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9) IALA A-124 关于AIS岸站和网络服务的相关规定
10)IHO S-52:1996,ECDIS海图内容与显示形式规范
11)IHO S-57 数字海道测量数据传输标准
12)QB/CU 18-2005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CDMA定位业务SPACCESS接口技术要求
13)GB/T 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14)GB/T 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5)《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送审稿)
1.4 术语与定义
1.4.1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
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对各级渔业部门及提供渔船监管服务的运营商所产生的船舶信息(船位、报警、短信等)、业务信息、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展示、传输及交换,从而为渔业部门、渔业生产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信息系统。
1.4.2 数据交换基础平台
指支持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开发及与其他异构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集成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是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集成的基础平台,是以业务、数据为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和接入、请求其它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包含一系列标准协议与规范向外部系统提供各种数据接口,实现与外部系统和子系统的互联互通。
1.4.3 应用服务基础平台
指支持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运行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计算机房和信息安全体系等,它是支撑整个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系统。
1.4.4 船舶动态监管客户端基础软件
该软件通过连接到监控中心实现下载数据,展示渔船动/静态信息、报警信息、播发短信息、安全相关信息、救助信息和实现相关业务功能,是面向用户最直接的应用类软件。
1.4.5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
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是指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和运行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的基础软件平台,包括开发平台和集成平台两个部分。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主要能满足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构建和运行管理的如下要求:一是速度要求,通过开发平台提供的基本框架以及预置好的模块,能很快地开发出所需要的应用软件系统;二是灵活性要求,通过开发平台提供的开发与管理工具,能很方便地满足业务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变化的需求。三是集成性要求,通过集成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集成框架,不仅为集成同一平台上的各种不同软件提供了规则,还为集成其他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提供了集成接口。
1.4.6 网络基础设施平台
网络基础设施平台的硬件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磁带库等。
1.4.7数据接口
数据接口是指应用集成中间件平台软件模型定义的提供给各系统接入单位或应用系统开发商使用的接口,包括WebService接口和相关的渔船动态监管通信协议接口,系统接入单位或应用系统开发商可通过该接口进行系统互联互通实施工作,使各机构的应用信息系统可与上级数据中心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通信,进行数据采集或数据交换等操作。
1.5 缩写词
本规范所涉及的专业术语的缩写及说明:
英文缩写
| 英文全称
| 中文全称
|
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全球定位系统
|
API
|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
|
B/S
| Brower/Server
| 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
|
C/S
| Client/Server
|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
|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地理信息系统
|
AIS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
SOA
|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 面向服务的架构
|
VPN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虚拟局域网络
|
XML
|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 可扩展性标志语言
|
2.总体技术要求
2.1 建设原则
系统建设原则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制:
1) 统一规划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应实行统一规划,省市级渔船动态监管机构应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负责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规范和总体规划,以指导辖区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
2) 分步实施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要切实做好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和重复投资的现象。在总体规划和设计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模式,做到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边见效益。根据渔船动态监管业务发展的需求,确定阶段建设目标,分期分批建设渔船动态监管的业务信息系统;统一建设公共网络平台,做好系统整合和衔接工作。
3) 先软后硬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先软后硬的原则。根据软件系统建设的需求和进度计划,合理制定硬件系统的技术架构和配置要求,并按照软件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分期配置硬件设备。
4) 联合共建
渔船动态监管信息系统涉及到各级渔船管理部门,应在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的组织协调下,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与国家各相关行业的船舶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行分工协作,共同建设好跨部门的系统接口和信息共享体系,实现区域船舶监管救助协同。
2.2 设计原则
1) 实用性
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经济实用,资源共享。
2) 兼容性
平台的体系结构应与已有的业务系统兼容。
3) 先进性
采用最新软硬件技术,保持高起点。考虑系统未来功能升级的要求,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
4) 标准化
采用的各类数据接口标准、通讯协议、软硬件设施等应遵循国际、国内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5) 安全性
建立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充分应用身份识别与验证、访问权限控制等技术。
2.3 平台基本功能要求
2.3.1 渔船动态监管客户端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
2.3.1.1电子海图显示基本要求:
1) 显示背景控制:分为白天、黄昏、夜晚三种背景。
2) 电子海图放大、缩小:支持鼠标滚轮缩放、拉框无级放大、固定倍数缩放。
3) 电子海图定位:a、以定位点为中心,按设定比例尺显示电子海图;b、输入渔区号自动定位到该渔区。
4) 漫游:可以在指定比例尺下漫游电子海图。
5) 分层显示:按S52标准分为基础层显示、标准层显示、完全层显示。
6) 电子海图导入:支持导入并显示符合国际标准的S57格式和厂商采用S57格式转换后自定义格式的电子海图。
7)电子海图符号支持:简单符号和传统符号切换显示。
8) 电子海图量算:显示标绘两点之间的距离、方位以及多点的总距离。
9)具有大容量动态目标(>20000)的显示跟踪能力,海图的显示更新时间在显示20000个在线目标时不得超过2秒钟。
10) 船舶标签显示满足IHO S52标准的要求,应可以选择显示船首向、轨迹线、矢量线,并可以选择显示船舶的基本信息--船名、MMSI、呼号、船舶类型、作业类型、船东、报位终端类型、经纬度等。
11)电子海图自动下载和更新:监管客户端软件需支持从监控中心服务器自动下载更新官方电子海图的功能。
12)多目标融合功能:至少支持3种监控目标融合,并支持融合后的显示。
13) 监控目标支持船型等比放大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