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务院关于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进一步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全面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努力增加商品粮调出量,力争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二是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继续抓紧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计划到2012年年底前,对尚未实施除险加固的5400余座小(1)型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同时积极开展小(2)型水库的安全状况调查,并分期分批予以除险加固。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建设和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等技术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改造灌区面积1.8亿亩,改造产粮大县中低产田3亿亩。三是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选育推广高产、广适的优良品种。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启动粮食增产增收创新能力专项。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民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到2020年,力争商品化供种水平由目前的80%提高到85%,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四是改进耕种方式。鼓励北方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南方地区加大冬闲田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配套推广深松、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稻草旋埋、化肥深施等技术。力争到2020年,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比2009年提高约16个百分点。五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防洪、除涝和抗旱工程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推进联防联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与评估,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防御能力。六是合理开发利用非粮食物资源。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和节粮型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增加食物供给。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加快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和保护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倾斜。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粮食生产。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力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二是完善财政奖补政策。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办法。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主产区(县)转移支付力度,2011年底前全部取消粮食风险基金主产区地方配套;完善产粮(油)大县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向商品粮调出量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产粮(油)大县倾斜。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三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稳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引导市场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继续通过采取价格支持、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四是加大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各项土地整治资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五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粮食生产需要的微型金融服务。创新粮食信贷担保方式,扩大质押品范围。健全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体系,研究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稳步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