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的“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内容和旧制度的“折旧”“已付租金”科目基本相同,在调帐时按上述两个科目的余额借记“折旧”科目,和“已付租金”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27.“租入固定资产资金”科目
新制度没有设置这个科目,该科目的余额转入“长期应付款”科目。借记“租入固定资产资金”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说明:
若原来的租入固定资产资金中含有飞机回扣和加价款,应先冲减租入固定资产原价和租入固定资产资金后,再作上述转帐。
28.“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
原制度按借款的用途分设了“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四个科目。新制度将企业的借款按偿还期长短分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科目。在调帐时,企业应对“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借款,转入“短期借款”科目;借记“流动资金借款”“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属于超过一年以上需要偿还的借款,转入“长期借款”科目,借记“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
企业在作上述调帐时,应付“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的应计未计利息及外币折合差额进行分析,分别处理:
(1)凡借款购建固定资产的项目未完工的,应计有关工程成本。
(2)凡借款购建固定资产的项目已完工的以及其他长期借款项目,属于1993年6月30日以前借入的贷款,已经发生的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经批准冲减企业专用基金结余,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或“专项工程支出”“专项应收款”(投资借款的利息支出)科目;属于未抵冲的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计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贷记“基建借款”“投资借款”“专用借款”科目。尚未冲减的以及以后新发生的利息和汇兑损益,有承受能力的企业,按照新制度规定计入“财务费用”科目,没有承受能力的企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先计入“递延资产”科目,分期转入“财务费用”科目。
(3)属于1993年7月1日后借入的借款利息和外币折合差额,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处理。
29.“应付债券”科目
新制度将原“应付债券”科目分解为“应付短期债券”和“应付债券”科目。在调帐时,企业应将“应付债券”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属于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券本息,转入增设的“应付短期债券”科目;属于一年后才需偿还的债券本息,仍然保留在“应付债券”科目内。
将应付债券上的应计未计利息,比照28条有关规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