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本组织管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性如何: 好, 一般, 差。协调性差的主要表现 是: 。建议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协调性(例如划分工作领域、建立相应协调机制等方面): 。
16. 与本组织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TC/SC有哪些(填写相应的组织编号和中文名称): ,这些组织管理的国际标准共有 项,采用(包括正在开展的计划项目) 项。
17. 本组织采用国际标准的日期(指标准发布日期)与相应国际标准最近一次修订后发布日期平均相差 年,建议采取何种措施提高同步性: 。
18. 本TC有 个SC;是否有工作领域交叉: 是, 否;交叉领域是 。
19. 本TC与其他TC是否有工作领域交叉: 是, 否,交叉领域是 。是否出现过交叉项目: 是, 否;处理方式是 。出现交叉的原因是 。希望如何处理 。
20. 是否与其他TC联合承担过项目: 是, 否;工作方式及过程是什么?
21. 内部通过何种方式和程序确定和协调建议上报项目(包括项目提出和产生过程,如何与市场和产业紧密结合等)? 。
22. 国家标准项目上报方式是: 只报主管机构(行业协会(联合会)/集团), 只报国标委, 同时报主管机构和国标委, 其他: 。
23. 标准编制过程是否都经过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等三个阶段: 是, 否;秘书处对三类稿件的质量控制方式是 。
24. 本组织是如何指导标准编制工作组或主编单位编制标准的: 。
25. 本组织是否建立了标准主编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是, 否;培训途径是: 本组织培训, 要求参加有关部门(如行业协会或国标委等)组织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可多选): 标准编写规定, 标准制定程序, 标准体系, 其他: 。
26. 标准征求意见时,委员一般回函比例 %。在所有标准项目中,召开标准讨论会的比例是 %。
27. 标准审查时,函审比例 %,会审比例 %。会审时,平均参会委员数量 人,与委员总数之比 %;标准审查时长及比例: 2h左右( %), 半天( %), 1天( %), 超过1天( %);在所有标准项目中聘请组织成员外专家参与审查的项目比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