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技术研发及平台建设
1.技术研发
开展观测系统业务布局研究,增强业务布局的科学性;开展观测仪器研制,实现主要气象要素传感器国产化、观测精度达到WMO规定要求;开展观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基本满足综合观测业务发展需求。
(1)主要内容
观测系统业务布局研究。在对现有站网布局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的布局设计研究,提出站点布局、观测要素设置、观测项目配置等优化方案。
加强对现有观测系统影响研究和新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研究,提出气候系统的关键区和天气的敏感区。开展风廓线雷达等重大技术装备和设施布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试验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优化布局的评估。
观测仪器研制。开展地面和高空气压、湿度等高精度传感器研制,人工观测项目自动观测仪器以及专业气象、大气成分观测仪器、大气观测飞机机载观测设备研制。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关键技术研究、相控阵天气雷达预研以及毫米波雷达设备的研制。开展先进的大气成分、云和空间环境等相关星载遥感观测仪器及技术的预研。开展标准器具和校准装置、气象计量技术与检定标校仪器研发。
观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展空气湿度、高精度辐射观测以及农业、交通、电力、环境气象自动观测方法研究。开展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资料评估和均一性分析技术、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技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技术、远程故障诊断技术、GPS水汽层析测量技术和微波辐射计业务化关键技术、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2)实施进度
2010年:开展气压和湿度传感器、云和天气现象自动观测仪器、电线积冰、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仪器、微波辐射计、浊度计等研制,开展站网布局、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天气雷达升级关键技术等研究。
2011-2012年:开展智能传感器、通用采集器、高精度辐射传感器研制。开展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仪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探空系统研制。开展空气湿度、高精度辐射观测以及农业、交通、电力气象自动观测方法研究。
2013-2015年:开展冻土、日照等人工器测项目自动观测仪器、毫米波雷达、气象计量标准器具、机载气象观测设备研制,开展火箭探空系统的观测试验、GPS水汽层析测量技术、微波辐射计业务化关键技术、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技术、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分析评估技术研究。开展相控阵天气雷达、高精度温室气体和化学反应性气体等相关星载遥感观测仪器预研。
2.国家气候观象台
完善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成为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平台。开展新设备新技术观测试验、站网优化布局外场试验、以及长期、稳定、连续的基本气候变量观测,为监测区域气候系统基本信息,分析区域天气气候不确定性问题,认识区域天气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为数值模式系统校验等提供支撑。
(1)主要内容
完善现有国家气候观象台功能设计,完成试点试验方案设计,确定2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先行试点。
制定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规范和流程。建设试验和数据分析平台,完成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传输,形成观测数据集,实现数据共享服务。
开展长期、稳定、连续的基本气候变量观测,同时开展通量对比观测、基准辐射观测、土壤温湿度观测、高精度GPS探空、臭氧探空等观测试验,以及数据质量控制和校正算法研究。
开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布局优化试验,通过试验观测和同化检验,提供观测站网布局方法,完成区域气候代表性特征分析评估,完成观测协调性、布局合理性评估试验。
加强国家气候观象台试验能力建设,建立仪器设备检测和试验分析实验室,研制气象技术装备现场试验移动标准器和试验评估系统。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现有国家气候观象台功能设计,建立观测规范和流程,完成国家气候观象台试验和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开展基准辐射、海气和陆气通量、土壤温湿度观测、高精度GPS探空、臭氧探空观测试验。开展站网布局优化组合试验。
2011-2012年:初步建立基本气候变量观测系统,完成气候观象台分析评估试验。基本建立外场试验分析实验室,现场试验移动标准器和试验评估系统。完成站网布局优化组合试验。对试点结果总结评估。
3.基础平台建设和设备考核试验
建设国家级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建立观测仪器测试考核实验室,建立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加强设备考核和观测试验工作。
(1)主要内容
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开展国家级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勘选工作,进行需求研究、选址勘查、功能设计等,启动基础建设。
建立性能试验、环境试验、电性能测试实验室和试验考核实验室,增强新仪器设备的考核测试能力。研制并建立气象技术装备现场试验考核标准器和试验评估系统,加强气象装备的研制、试验考核、业务化试验、定型等评估能力。
加强北京南郊大气观测试验基地建设,作为仪器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试验基地。
与有关高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已有基础条件,共建观测技术研发试验和培训实习基地,建设试验测试实验室和仪器观测试验场,开展基本气象仪器观测试验。
建设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建设开放式气象观测装备工程研发平台,加强“统一标准、统一型号”的气象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工作。
设备考核与观测试验。完成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高精度辐射观测仪器和云能天、固态降水、电线积冰、积雪深度、日照、冻土自动观测仪器以及GPS探空系统、臭氧探空仪、风廓线雷达等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开展双偏振天气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高频地波雷达、中高层火箭、下投探空、激光雷达、大气成分等观测试验。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能见度、固态降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GPS探空系统、黑炭浓度监测仪、风廓线雷达等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
2011-2012年:完成国家级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勘选工作。完成云、天气现象、雪深、融冰风传感器等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开展双偏振天气雷达、高频地波雷达、臭氧探空试验。建设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
2013-2015年:开展国家级气象观测综合试验基地和观测技术研发试验和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完成日照、冻土、电线积冰、高精度辐射观测仪器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完成农业气象和路面状态等专业气象、电线积冰观测仪器、地基微波辐射计、中高层火箭、下投探空设备、激光雷达等仪器设备观测试验考核和业务试验。
研发和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七):研发领域及平台建设
研发计划:滚动修订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气象科技发展规划(综合观测部分),开展观测系统业务布局、观测设备、观测方法、观测数据处理、装备保障技术和方法等领域的研发。
国家气候观象台:完成2-3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试验平台建设。
基础平台:开展国家级气象观测综合试验基地、观测技术研发试验和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及性能试验、环境模拟实验室。
|
三、保障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各类资金投入,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
按照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行业统筹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切实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责。加强行业气象观测站网的管理,积极推进兵团、农垦、盐业、水利、森工和民航等行业气象观测站的规范化建设,将其纳入气象观测站网进行整体规划。积极推进气候系统观测资料共享的法规建设。
加快《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立法进程,促进有关省(区、市)继续出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职责,将保护工作关口前移。加强部门合作,完善协调机制,制定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当地城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工作级别。完成相应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范围及标准,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分类分级保护好探测环境。完善气象台站迁建管理办法,严格行政审批制度,避免探测环境受到影响。建立健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并加强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