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把数字城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决心为民办实事,把数字城管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的科学手段,积极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二)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数字城管工作,许多试点城市对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改革,将处置资源整合,重新梳理和明确各专业部门、区县涉及城市管理的职责任务,形成大城管格局,从而实现了跨部门协调与合作。凡是数字城管运行得好的城市,都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确保监督机构独立于执行机构,使监督功能得以真正发挥。
在监-管分离的双轴心原则下,许多城市创造性地探索了监督重心上移,处置重心下移的数字城市管理架构。例如,深圳市、杭州市,成都市、长沙市等地将监督中心设在市一级,区、县负责处置;扬州市的“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得到了各方的肯定;烟台市成立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试点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给予保证,较好体现了两级中心的“高位监督”职能。
(三)完善标准体系
为保证数字城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标准,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和《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立案处置结案》等。
各地在贯彻执行部颁标准的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和规范。如河北省颁布了数字城管实施细则、评估规程;江苏省颁布了数字城管建设指南、工作规定、建设技术规程;浙江省在有关标准规范基础上,还组织编制了《浙江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十年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国第一个“数字城管”十年规划。南宁市出台了数字城管的地方行政法规;南京市将数字城管工作纳入各区县城市管理目标责任状中,并制定了《南京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办法》;杭州市结合实际推进地方标准、技术规范和实施方案的制订,进一步完善了规划标准体系。
(四)积极整合资源
各地在数字城管建设过程中,既综合利用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有线与无线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对国土、规划、应急处理、公安、交通和人防系统等各种行政资源进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哈尔滨市通过资源整合,建立起涵盖人防、应急处理和城市管理三位一体、功能分离、平战结合的共享信息平台;常州市将市环保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设局、城管局、公安局、园林局等13个部门、5个区和供电公司、电信、移动等8个责任单位纳入评价范围,一级、二级、三级相关联动处置机构总数达到140个,形成了覆盖部门广、管理内容全的大城管格局;扬州数字化城管确定了“城市管理以块为主,行政执法以条为主”的原则,按照“条包块管”的思路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将市城管局执法力量下放到各区,增强一线执法力量;北京市东城区将社会公共安全、文物保护和出租房屋管理等纳入了新模式的监管范围;北京市朝阳区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流动人口的监管,建成了拥有108万户、260万人的城乡人口数据库;杭州市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圳市将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拓展至环保与文化执法、森林防火、边坡治理等;郑州市、长沙市、哈尔滨市和沈阳市铁西区等均建设了城管与执法合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制;成都市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建成了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系统。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