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与适应研究
综合利用黄土、冰芯、海洋与湖泊沉积物证据与环境考古手段,构建末次盛冰期以来不同自然带的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序列;揭示亚洲地区季风-干旱气候环境的详细演化历史,辨识其间的重大气候突变事件与发生机制;研究人类适应气候环境变化与重大气候突变事件的方式与机理。
4.南大洋-印度洋海气过程对东亚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在南大洋和热带印度洋关键海域开展强化观测,揭示南半球环状气候模态的海-冰-气相互作用,以及南大洋绕极环流、经向翻转环流、水团形成及其对二氧化碳和热量吸收的重要作用;认识南大洋影响热带印度洋季风系统的海洋和大气通道,建立南大洋-印度洋影响东亚年际、年代际大范围旱涝气候异常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模型,探讨其机理和可预报性,改进物理过程,从而改进海气耦合系统模式的预测理论与技术。
5.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基于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的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的机理和复杂性,认识其对季风-干旱-环境-生态系统分布与变异的调控机理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理解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可预报性,并建立相应的耦合系统模式及预测理论与方法。
6.气候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研究
基于国内外先进的地球系统模式并利用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多模式模拟试验结果,诊断分析气候系统中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的机理,研究未来气候变化的多模式集成预估方法;估算各种典型浓度路径(RCP)下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灾害的演变趋势;定量评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贡献。
7.全球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中国区域的贡献
综合应用遥感观测、模型模拟和大气反演等多种方法,定量评估近30年来全球陆地、海洋碳源汇时空格局特征,预测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系统比较北美、欧洲和中国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碳汇总量、密度及其变化趋势,重点揭示我国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碳汇中的作用。
8.气溶胶综合观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综合应用地面和遥感等多种观测方法,系统揭示中国及全球重点区域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气溶胶(重点是粉尘和黑碳类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辐射强迫效应,研究气溶胶对云、降水、大气环流和季风等的影响,定量评估气溶胶的全球和区域气候效应。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