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确定规模。根据现状污水排放量及近年变化规律、管网收集系统情况等,合理确定近期设计规模,确保污水厂处理水量一年内不低于设计规模的60%,三年内不低于75%;远期预测水量较大的,可通过规划用地的控制,留有扩建余地;城市面源污染严重的,以及排水规划确定的合流制区域,可适当考虑初期雨水的处理能力,或预留建设条件;要进一步强化设计规模的论证,防止出现规模过大、能力闲置、投资浪费等问题。
2、强化管网配套。要把管网配套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化管网布局,优先保障投资。要结合道路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污染物去除效率。36个大中城市要着力落实城区内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要求,尽快杜绝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现象。要加强对管材、管道(涵)接口形式和基础等技术审核,严格把关,有效防范管道(涵)渗漏等通病。
3、重视污泥处置。要按照国家技术政策的规定,结合无害化、资源化和节能减碳的要求,根据当地污泥处置的最终出路,合理确定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路线。污泥处置的出路必须落实,二次污染应有效防范,处置费用应有所保障。
(三)垃圾处理项目的具体要求
1、切实核定规模。按照“区域统筹、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切实核算服务范围内的人口和人均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模。
2、优选技术路线。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综合整治”的原则,合理选择工艺技术路线,优先选择成熟可靠的卫生填埋和焚烧作为主要处理方式,鼓励结合垃圾的成分特点和产生量,对多种技术进行组合,在确保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3、加强收运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垃圾中转和收运设施的建设,支持一批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相结合的示范项目。
三、加强配合,提高效率
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配合,按照统一的程序和时间安排,抓紧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提供审核意见,确保按时办结。考虑到工作时限较紧,部分项目难以按要求完成数据监测和试验,但建设必要性充分、主要设计结论合理的,可在上报后补充完成监测和试验工作,并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要加强“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系统”和“全国城镇垃圾处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发展改革、环保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及时把握项目建设运行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