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应急指挥与救援技术装备、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食品安全检测、量子保密通信、信息安全控制系统等产业,在相关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研发及转化平台。
专栏6:高技术产业基地(集群)建设重点
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合肥、铜陵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合肥语音电子,芜湖、合肥汽车电子,铜陵电子材料,马鞍山、巢湖磁性材料等产业集群。
合肥、芜湖、马鞍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合肥公共安全产业集群。
第五节 现代服务业
强化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积极承接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国内外高端服务业,优先联动发展物流业,进一步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现代物流业。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联运和江海联运,形成以芜湖为核心的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在合肥规划建设新桥空港物流园区等若干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形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和培育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对接。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联互通,使皖江城市带成为沟通长三角与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纽带。
金融服务业。支持示范区金融体系建设,鼓励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徽商银行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大型企业集团、汽车企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规范发展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统一的产权市场。完善铜陵铜产品交易市场。努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文化产业。发挥示范区人文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文化产业转移,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推动文化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媒体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依托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加快发展动漫游戏、现代传媒、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提升网络服务水平,建设文化影视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壮大出版发行产业,建设以合肥为重点的中部地区出版物发行集散中心。大力发展会展业,积极承接发展体育健身、演艺娱乐、文化休闲等产业,扶持发展黄梅戏等地方戏曲艺术。
旅游业。大力推进皖江旅游与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建设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泛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重点开发建设九华山、天柱山、巢湖等山水文化旅游景观,积极开发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城市文化旅游景观,合理开发升金湖、牯牛降等生态旅游景观,建成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强以市场为主导、资本为纽带的旅游合作开发,支持国内外旅游企业跨地区并购重组,促进皖江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国内外资金、品牌和管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经营和服务水平。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商品销售体系,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动旅游企业集约化经营,发展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
第六节 现代农业
落实《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引进农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龙头企业,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种植业。大力发展水稻、棉花、油菜、蔬菜和茶叶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结合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优质稻谷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继续加快建设沿江优质棉花、“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建设优质安全蔬菜供应基地。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整合培育品牌,建设皖江、大别山名优茶生产基地。
养殖业。扶持和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家禽、生猪、奶牛和特色畜禽养殖业。在适宜地域推进畜禽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禽养殖废物等资源化利用水平,完善防疫服务体系,建设优质安全畜产品示范基地。大力开发特色水产品,发展旅游休闲渔业。利用皖江地区丰富的水产资源,着力建设标准化健康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林业。推进商品林基地建设,合理布局林产品加工企业,优化林业生产结构,有效利用荒山荒地,扩大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高效经济林基地生产规模。加强优势苗木花卉生产,建设合肥、芜湖、马鞍山苗木花卉基地。
第六章 产业创新升级
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第一节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强化示范区产业创新能力,在汽车、机械设备、冶金、化工、家电等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
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纳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实施一批重大专项,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水平,在一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自主创新技术溢出效应,引领产业集群式承接。积极引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支持引进企业加快融入承接地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在承接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转移产业,促进转移产业创新升级。
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引进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发展壮大若干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企业承担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订。实施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注重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建设创新服务体系
构建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挥技术创新平台对产业转移的吸纳集聚作用,增强服务功能。支持设立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强化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功能,改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条件。面向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构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建立合肥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平台、芜湖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提升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和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会的影响力。
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加强示范区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人才、技术、设备等创新要素对接,建立科技资质互认制度,实现创新平台共享。支持示范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研机构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作用,合作建设技术成果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