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火电厂焚烧污泥的单位运行成本为100~120元/t(80%湿污泥),系统改造成本约为15万元/t(80%湿污泥)。
7.4消耗及污染物排放
7.4.1焚烧物料消耗
污泥焚烧消耗的物料主要是燃料、水、碱性试剂和吸附剂(如活性炭)等。
为加热和辅助燃烧,需添加辅助燃料。将重油作为辅助燃料时,其消耗为0.03~0.06 立方米/t干污泥;将天然气作为辅助燃料时,其消耗4.5~20 立方米/t干污泥。
污泥焚烧主要用水单元是烟气净化系统,水耗均值约为15.5 立方米/t干污泥。其中,干式烟气净化系统基本不消耗水,湿式系统耗水量最高,半湿式系统居于两者之间。
碱性试剂如氢氧化钠消耗为7.5~33 kg/t干污泥,熟石灰乳消耗为6~22 kg/t干污泥。
7.4.2焚烧能量消耗
污泥焚烧厂主要消耗热能和电能。热能产出量与污泥低位热值高低密切相关,经由烟气处理和排放造成的热量损失约占污泥焚烧输出热量的13%~16%。
污泥焚烧厂消耗电能的主要工艺单元是机械设备的运转,电耗通常为60~100kW·h/t(80%湿污泥)。
7.4.3污泥焚烧的污染物排放
7.4.3.1大气污染物
由于国内污泥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较少,根据对国外污泥焚烧厂大气污染物排放统计,污泥焚烧产生的烟气经净化处理后,通常烟尘排放浓度为0.6~30 mg/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50 mg/立方米以下;氮氧化物(以NO2计)排放浓度为50~200 mg/立方米;二噁英排放浓度在0.1ngTEQ/N立方米以下;重金属镉排放浓度为0.0006~0.05 mg/立方米,汞排放浓度为0.0015~0.05 mg/立方米。
7.4.3.2废水
湿式烟气净化系统会产生工艺废水。
灰渣收集、处理和贮存废水:采用湿式捞渣机收集灰渣时,会产生灰渣废水;污泥露天贮存时,雨水进入产生废水。
热干化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其化学需氧量(CODCr)含量高(约为2000 mg/L),氮也较高(约为600~2000 mg/L),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
7.4.3.3固体残留物
污泥焚烧产生的飞灰约占焚烧固体残留物总量的90%(流化床);灰渣和烟气净化固体残留物合计约占焚烧固体残留物总量的10%(流化床)。
7.5污泥焚烧新技术
喷雾干燥+回转式焚烧炉技术是利用喷雾干燥塔的雾化喷嘴将经预处理的脱水污泥雾化,干燥热源主要为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干化后的污泥被直接送入回转式焚烧炉焚烧。尾气采用旋风除尘器+喷淋塔+生物除臭填料喷淋塔处理。
处理每吨含水率为80%的脱水污泥,平均燃煤消耗量为30~50 kg/t(煤热值21000 KJ/kg),电耗为50~60 kW·h/t;单位投资成本为10万~20万元/t,单位直接运行成本为80~100元/t。
8 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8.1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概述
本指南选择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和污泥好氧发酵为污泥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土地利用和污泥干化焚烧为污泥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处理处置前采用浓缩、脱水等预处理方式。
对于实际污水处理规模大于5万立方米/d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其产生的污泥宜通过中温厌氧消化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同时进行沼气综合利用。
对于园林和绿地等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型城市的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可考虑采用污泥好氧发酵技术处理污泥,并采用土地利用方式消纳污泥。厂址远离环境敏感点和敏感区域时,宜选用条垛式好氧发酵工艺;厂址附近有环境敏感点和敏感区域时,可选用封闭发酵槽式(池)好氧发酵工艺。
对于大中型城市且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或部分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可采用污泥干化焚烧组合工艺处置污泥。应充分利用焚烧污泥产生的热量和附近稳定经济的热源干化污泥。污泥干化焚烧厂的选址应采取就近原则,避免远距离输送。
污泥干化技术应和焚烧以及余热利用相结合,不鼓励对污泥进行单独热干化。
8.2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8.2.1最佳可行工艺流程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系统包括收集系统、浓缩系统、消化系统、脱水系统、存储与输送系统、计量系统及相关辅助设施等。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见图6。
图6 污泥预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略)
8.2.2最佳可行工艺参数
污泥预处理构筑物个数采用至少两个系列设计。
初沉污泥采用重力浓缩时,污泥固体负荷为80~120 kg/m2.d,停留时间宜为6~8h。
混合污泥采用重力浓缩时,污泥固体负荷为50~75 kg/m2.d,停留时间宜为10~12h。
进入脱水机前的污泥通常含水率大于96%,经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要求小于80%。
8.2.3污染物削减及污染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