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葛行军在全国法院执行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
2001年9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法院执行理论研讨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圆满成功。会上,最高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所作的讲话,从宏观上揭示了执行工作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与依法行政、与外部监督、与其他司法工作和与执行改革等六个方面工作的关系,既对执行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又为深入开展执行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与会的同志们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沈德咏副院长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推进执行工作改革,指导执行理论创新,开创执行工作新局面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会上,有6名同志作了理论交流发言,所阐述的执行理论观点,展示了执行干警夯实执行理论基础的孜孜探求精神,标志着自去年11月广州“执行工作座谈会”以来取得的执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刚才,4位同志分别代表4个小组的与会人员就分组研讨的情况所作的总结性发言,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执行办将认真研究。在这里,对为此作出辛勤劳动和突出贡献的各高级法院领导及论文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受沈德咏副院长之托,我作会议总结,讲三个问题:
一、对这次会议的基本估价
这次会议是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向前推进,困难和希望同在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最高法院召开专题理论研讨会规模较大的一次会议,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一)这次会议贯彻了中央倡导的理论创新精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三个创新”,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创新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昌盛发达的先导。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最近在“青岛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坚持理论创新,这是司法改革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针对相对于审判工作更为落后的执行理论。沈德咏副院长在去年广州“执行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夯实执行理论基础”的要求,这是一言中的。此后的10个月,沈德咏副院长率先垂范,先后几次讲话和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执行办也以“高执办”的名义在《人民司法》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并通知部署这次理论研讨会;各高级法院投入了大量人力,组织撰写了一批论文,会前,执行办收到了各高级法院选送的论文共182篇。可以说已在执行战线形成了执行理论研讨的一股强劲东风。这无疑是对中央倡导的理论创新精神的一次极具特色的贯彻,必将独具价值地成为法院执行工作一次成功的记录。
(二)这次会议将有效地发挥理论指导司法实践的重要作用。当前,各级法院执行实践亟需理论指导:一是执行工作四个层面的改革;二是《强制执行法》的起草、修改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三是个案执行中越来越多的法律空白,都需要执行理论作先导。这次收到的论文几乎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遇到的所有的执行理论问题,必然能发挥出理论指导实践的应有作用。与会的同志们在讨论中还指出,这次理论研讨会也是贯彻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的重大举措,在理论上指明了执行工作改革的方向,并促使执行干警在理念上坚定了执行工作改革的信心。事实将不断地证明,这次执行理论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必将转换成执行工作改革的成果。
(三)这次会议必将有力地促进执行干警不断地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对于这次执行理论研讨活动,各高级法院极为重视,认真组织.湖北、安徽、广东等高级法院下大力气组织,收效显著。一些高级法院反映,在这次组织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许多执行干警开始注重学习,挤出时间查阅资料,互相切磋,开始形成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荣的氛围,这是一种正气,必会大加弘扬。执行办要在会后组成论文评审小组,从182篇论文中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组织奖。这次会上交流发言的论文是在各高级法院推荐的基础上指定的,不是确定下来的获奖论文,会后还要经过专门评选。待全部论文评定后,将适时开会或在第二次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颁奖,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论文集。这必将使这次会议的作用得以延伸,能更有效地促进执行队伍加强内功。走精英之路,填补先天不足,改变“杂牌军”形象,开创出自觉地以理论指导执行实践的一代新风。
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执行理论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对许多执行基础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规范性论文,特别是很有创见、很有深度的论文还不多。有的论文反映出作者理论研究的功底还不够扎实,占有的材料不够详实,研究的方法不对套路,有的仅是工作报告;执行办对这次理论研讨会的准备组织还缺乏经验,还有许多需加以改进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夯实执行理论基础的任务还极其艰巨,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懈地拼搏。执行办将为此作出规划,分步实施。近期,还要与一些院校的专家学者召开一次小规模的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民诉法研究中心和执行办合办。总之,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务求尽快达到夯实执行理论基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