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升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说理性
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是正确审理涉外商事海事案件的前提,在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中占有重要位置。要正确适用中国法、外国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真正使我国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走向世界。
一是要认真贯彻条约优先适用的原则。目前,我国批准或参加了40多个程序性和实体性的商事、海事国际公约和双边条约,在审判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履行国际义务,除我国作出保留的条款以外,应当在审判中优先适用。
二是要认真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凡涉外合同当事人约定适用外国法并且能够提供,或者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能够查明的,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外,原则上应予适用。要疏通外国法查明渠道,强化查明外国法的手段,使意思自治原则真正得以实现。
三是要正确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凡涉外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合同适用的法律的,要综合考虑连结点因素,确定"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为准据法。要注意克服适用该原则的随意性,不得将管辖权的取得和案件的审理作为最密切联系因素。
四是要把适用国际惯例作为案件适用法律的重要补充。在我国法律和我国批准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要正确适用国际惯例。当事人在合同中选择适用国际惯例的,只要国际惯例的内容不违反我国禁止性法律规定,应当适用。
五是要慎用公共政策保留。公共政策保留是为了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而采用的最后一道"安全阀门",目的是避免因适用外国法或者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涉外仲裁裁决而损害本国根本利益。目前,国际上对公共政策保留的运用均持谨慎态度。在审判实践中,有的合同条款违法或者履行合同中存在违法,一般不能以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为由而否认整个合同的效力。办案中认为构成违反我国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应当向上级法院请示。
3.体现诉讼程序价值,提高审判公信力
诉讼程序具有独立价值,对实体公正具有重要影响。要坚持程序与实体并重,实现由单纯追求案件结果的公正到追求"有效率的公正"的转变。
一是要强化送达手段,拓宽送达渠道,解决制约送达的"瓶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通讯手段的更新,可以大胆试行能够确认受送达人已经收到文书的送达方法。
二是要建立内部审限制度,加强审判管理,对每一个办案环节实行跟踪监督,坚决杜绝因无法定审限而无故拖延办案,确保案件及时审结。要明确庭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分工,规范程序事项裁决、庭前调解、证据交换、证据的技术审核等活动。
三是要进一步贯彻公开审判原则和透明度原则,提高审判的公开性,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审判公开包括庭审公开,裁判结果公开,裁判文书公开。要选择重大典型案件,扩大公开审判的规模,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展审判活动,允许中外公民进行旁听。终审裁判文书可以公布合议庭不同意见,所有生效裁判文书一律要上网公布,自觉接受社会对审判工作的监督。
4.规范办案尺度,实现司法统一
司法统一是入世的基本要求和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要深化对审判工作规范化重要性的认识,巩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活动的成果,建立规范案件审理的机制,完善司法标准,促进司法统
要加强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司法活动,严格依法办案,克服办案的随意性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起草一批涉外商事海事司法解释,出台后将对司法统一起到积极作用,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组织法官认真学习,学会在审判实践中正确运用。此外,对于审判中带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要及时研究制定办案尺度,提供参考依据。这次会议形成的纪要,将对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中的许多问题进行规范和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将在充分听取在座各位意见的基础上,尽快修改完善,争取年内下发。《会议纪要》下发后最高人民法院将适时编辑与《会议纪要》相配套、用以说明纪要各条款的案例。各高级人民法院要注重审判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提出规范司法的指导性意见,确保本辖区内审结的所有案件符合司法统一的要求。
要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作用。各级人民法院都要注重典型案件的审理,并做好指导性案例的推荐和推广工作。下级法院要参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办案,通过典型案例指导,正确适用法律。
5.注重司法调解,维护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