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要点:当平均气温达到1-3℃,土壤解冻5-6厘米时,抢墒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每亩适宜播种量15-20 公斤,每亩保基本苗25万-35万苗。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互助、大通、湟中,甘肃定西、通渭、会宁、榆中、永靖,宁夏西海固的春麦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32
品种名称:定西40号
选育单位: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8152-8/永257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定西35号早熟3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平均株高88厘米,株型紧凑。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不易落粒,籽粒硬质,较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25.1万穗,穗粒数27.8粒,千粒重39.3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抗倒性较差。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感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68克/升、776克/升,蛋白质含量17.8%、15.9%;面粉湿面筋含量34.9%、33.4%,沉降值30.4毫升、23.0毫升,吸水率58.1%、57.3%,稳定时间2.1分钟、1.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0E.U、78E.U,延伸性15.2厘米、13.4厘米,拉伸面积21.6平方厘米、11.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西北春麦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4.0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0.95%;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190.1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16.5%。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6.2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5.8%。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适宜播种期3月中下旬。合理密植,每亩适宜基本苗14万-23万苗。播前药剂拌种防黑穗病,播后遇雨及时耙耱破板结保全苗,分蘖前锄草松土增地温,抽穗后应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定西、会宁、永靖、通渭,宁夏海原、西吉,青海大通的春麦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33
品种名称:青春41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SANTA//03702/W97208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定西35号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芽鞘绿色。平均株高82厘米,株型紧凑,叶片窄长上举。穗纺锤形,顶芒,白壳,红粒,口紧不易落粒,籽粒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28.8万穗,穗粒数34.4粒,千粒重37.8克。抗倒性较好。抗旱性鉴定,抗旱性4级,抗旱性较差。接种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中感条锈病、叶锈病,高感黄矮病。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88克/升、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5.3%、14.8%;面粉湿面筋含量34.0%、59.0%,沉降值50.7毫升、65.1毫升,吸水率60.7%、65.1%,稳定时间4.5分钟、4.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5E.U、280E.U,延伸性14.5厘米、17.0厘米,拉伸面积58.0平方厘米、66.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西北春麦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9.0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11.3%;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292.5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14.5%。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0.5公斤,比对照定西35号增产14.1%。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播种深度4-5厘米。每亩播种量16-20公斤,在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降低播种量,每亩保苗30万-35万苗。注意防治麦茎蜂和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大通、互助、湟中、平安,甘肃定西、通渭、临夏的春麦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01
品种名称:大地5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1055A×R6
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顶裂叶中等大小,叶色淡绿,无蜡粉,叶片长度中等,侧叠叶4对,裂叶深,叶缘有小齿,波状。花瓣黄色,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种子深褐色。区试结果:全生育期平均232.5天,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1天。平均株高159厘米,上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36个,每角粒数22.4粒,千粒重4.0克。菌核病发病率17.56%,病指9.57;病毒病发病率4.49%,病指2.07。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19.49微摩尔/克,含油量44.28%。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3.5公斤,比对照增产12.6%;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1.9公斤,比对照增产15.0%;两年区试16个试点,16个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182.7公斤,比对照增产13.7%。 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1.0公斤,比对照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下游地区应在9月下旬育苗,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培育大壮苗,严格控制苗龄(30天左右),10月下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每亩用种0.4-0.8斤。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为每亩0.9万株左右;直播每亩1.8万-2.2万株。3.科学施肥:氮肥按7:2:1施用,重施底肥,早追苗肥,轻施苔肥。每亩底施尿素35公斤左右,硼砂1.5公斤左右,并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比。4.防治病害:油菜初花期一周内喷施灰核宁,用量每亩100克灰核宁兑水50公斤。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02
品种名称:蜀丰6608
选育单位: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66-8A×H804
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子叶椭圆形,深绿色,幼茎绿色,心叶绿色,刺毛少,裂片1-2对,有蜡粉,顶裂圆,叶缘波状,叶片深绿色,中等偏大,半直立、平展,叶柄较长。花黄色,花瓣大、侧叠。种子褐色,近圆形。区试结果:平均生育期222天,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平均株高192.1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10.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69.1个,每角粒数19.19粒,千粒重3.24克。菌核病发病率8.47%,病指3.22;病毒病发病率2.63%,病指0.82。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25%,饼粕硫苷含量19.45微摩尔/克,含油量42.94%。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1公斤,比对照增产14.7%;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6.9公斤,比对照增产9.6%;两年区试24个试点,21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81.5公斤,比对照增产12.1%。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1公斤,比对照增产15.1%。
栽培技术要点:1.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移栽。2.亩留苗6000-8000株,如直播应亩留苗8000-10000株。3.合理施肥,亩产150-200公斤需亩施纯氮15公斤以上;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按1﹕0.5﹕0.9配合施用。注意施用有机肥作底肥,追肥应注意苗重、苔轻,花期看苗根外补施。4.应增施硼肥。亩用硼砂0.6-1.0公斤,基肥沟施或兑水作追肥;亦可用0.3%硼砂水溶液在苗、苔、花期作根外追肥,尤其是常年结实差的缺硼土壤地块。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03
品种名称:渝油23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
品种来源:C3A×20R
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大,叶色深绿,裂叶1-2对,叶缘浅锯齿,无缺刻,蜡粉较厚,叶片无刺毛。花黄色,花瓣大、侧叠。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20.3天,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2天。平均株高179.6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38.3个,每角粒数20.5粒,千粒重3.4克。菌核病发病率12.52%,病指6.8;病毒病发病率1.8%,病指0.58。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饼粕硫苷含量27.56微摩尔/克,含油量39.35%。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1公斤,比对照增产10.6%;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9.8公斤,比对照增产5.2%;两年区试24个试点,20个点增产,4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8.0公斤,比对照增产7.9%。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2公斤,比对照增产13.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长江上游区于9月25日至10月10日播种育苗。每亩苗床用种0.4 公斤,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6。苗龄30-35天。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亩底施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硼砂1公斤。每亩种植密度0.8万-1.0万株,宽行窄株种植。3.及时管理,适时收获。栽后当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开盘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虫和蚜虫,开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虫和预防鸟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04
品种名称:亚科998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492A× H14选5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基叶裂片2-3对,叶缘浅缺刻。叶片和茎秆有腊粉。花瓣黄色,较大、侧叠。区试结果:全生育期222天,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平均株高198.6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97.9个,每角粒数21.98粒,千粒重3.19克。菌核病发病率8.38%,病指3.98;病毒病发病率2.81%,病指0.66。抗病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3%,饼粕硫苷含量20.14微摩尔/克,含油量40.02%。
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2公斤,比对照增产10.6%;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7.3公斤,比对照增产4.2%;两年区试24个试点,18个点增产,6个点减产,平均亩产176.8公斤,比对照增产7.2%。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1.5公斤,比对照增产15.8%。
栽培要点:育苗移栽宜9月中旬播种,每亩苗床播种量0.5-0.6公斤。直播栽培宜9月下旬播种,每亩播种量0.25公斤。苗龄30-35天时移栽,每亩栽植0.8万-1.0万株。直播栽培时每亩留苗1.2万-1.5万株。每亩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氯化钾8公斤、硼砂1.0公斤。施足底肥,早追苗肥,轻追腊肥。冬前注意防蚜虫、菜青虫,春后注意清沟排水,防治菌核病。
|